• 11阅读
  • 0回复

《在北京开始比赛》/《南斯拉夫人的表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5-25

    【本刊讯】南《体育新闻》五月十六日以《在北京开始比赛》为题,刊登该报特派记者约万·科西耶尔从北京发回的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南斯拉夫篮球队长途跋涉几千公里,经过了莫斯科、鄂木斯克、伊尔库斯克,在北京机场,“蓝衣”代表队受到了国家代表团一级的欢迎。
    我们所受到的接待远远超过了主人们在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向我们表示要给予的程度,它超出了友谊,仿佛是老“战友”相逢,这种感情是自发的,亲切的,是有体育家风度的。初见面时的握手、微笑,头几句话,隔阂就不复存在了。运动员们再次证明了,语言、肤色和距离遥远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障碍。
    南斯拉夫篮球队员被当作世界冠军受到了欢迎。“老师来了”——这是北京迎接我们的口号。当我们同自己未来的“对手”——用彩旗和花束列队欢迎我们的中国男女篮球队员相识之后,最亲切的接触便开始了。
    【本刊讯】南《体育报》五月十六日以《南斯拉夫人的表演》为题,刊登该报特派记者弗拉斯蒂米尔·伊格尼亚托维奇从北京发回的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我国男女篮球运动员今天在北京开始了比赛。在中国女篮球队员同南斯拉夫女篮球队员开始交锋之前,举行了欢迎式,欢迎式上,向观众介绍了所有的队员。在欢迎式上就看出了,中国人并不是大叫大嚷的。这一点在后来进行的两场比赛时也表现了出来。他们对(运动员)成功的动作只是表示欢迎,却不动声色,仅此而已。没有抗议声,没有口哨声。这是一种我们南斯拉夫人所不习惯的有些异样的气氛。
    我国的女选手比赛开始时任务异常艰巨。动作敏捷、机动灵活的中国女队员使得南斯拉夫女队队员很吃力。我国女队员只是借助于丰富的经验才获胜。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女队员打得很出色,她们无疑也属于亚洲最优秀的球队之列。
    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初次进行的比赛是一种表演赛。很明显,中国篮球队员的国际比赛的经验不多。此外,马上就可以看出,他们没有一个突出的中锋,而主要是以远距离投球来弥补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