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瑞典处理公害的一些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4-27

    【本刊讯】蒋帮《中国时报》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日报道:
    地球上的人类已开始克服公害之侵透。远在一二七三年,英国伦敦首先禁止使用煤炭之法令。这是世界上最早之公害法律。至一五七八年,伊丽莎白女王命宫殿附近禁止使用煤炭。以上皆是局部或个人的保护而已,真正对大众环境之保障,迟到产业革命以后才制定对大众安全与国民健康之法律。
    欧洲是工业化的摇篮,也是最早发生公害的区域。
    瑞典为首先成立环境保护行政一元化的国家,人员一四○人,负责自然保护,水质检查,水质保护,防止大气污染,噪音管制等。他们的环境保护政策,给其他先进国刺激不小。如重视生态学之研究,已引起他国之效法。无机水银离子被微生物作用后,变成极毒的有机水银,也是他们的佳绩。
    ①防止工厂公害,对既设工厂之公害防止设备,政府援助之。在工厂申请设立时,须经审查委员会之许可。其组成人员为法官、技术专家、自然保护和产业界各派一人参加审核。
    ②水:因想充分利用水之资源,然而湖水中不但是有机物,而且磷酸、硫黄等无机成分也不少。所以其排水处理场除了普通所采用的生物学的处理法(活性污泥法)外,另加设对无机物质之取除的化学操作。他们利用山岩凿洞,作地下水处理场,经十七年才大功告成。工程费比地上贵一倍,其主要原因仍是他们注意自然环境。处理之臭气用八十米的高烟囱扬出太空。
    纸厂或食盐电解工厂(制造苛性苏打和盐酸),其排水未放出外界之前,对水银之回收技术,现今已研究成功。以往每年放入湖水中的水银有三吨之多。现在只放出五十公斤。
    ③土壤和垃圾:此地的土壤表层极微薄,为了改良土质,曾充分利用下水污泥。在三、四年前于首都的下水污泥中发现含有多量的水银。经过长年使用下水污泥的农地,测出四一十PPM的水银,此为公害之红灯。垃圾应用真空唧筒从各家庭吸引到垃圾处理场。厕所也是应用水洗真空化(如飞机上的厕所)。因此臭气根本不会外扬。道路两边都需要种树,公园很多,在公共场所可说一尘不染。有一位日本去的旅客在车站前广场,寻找五分钟后才发现一个纸屑。使他衷心感动。
    ④空气:空气污染较轻。对石油加铅规定每公升不得超过○点七克的铅,排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百分之五点五以下,至今年加严,跑一公里只准排出二点二克的一氧化碳。首都近郊有人口六万人的卫星都市,只准电汽车行驶,其他车子禁止通行。
    利用原子能发电之剩余热量,以变成加压加热水型,贮藏于地下,可供给都市的暖房使用,这样可减少煤炭或石油之用量,而使大气污染减少。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水质和空气污染研究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