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南《星期三信使报》文章:《可能出现新的情报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3-29

    说中美会谈后,苏竭力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许多迹象表明,华沙条约范围内正走向一种组织上思想上的集中化
    【本刊讯】南《星期三信使报》三月二十二日以《可能出现新的情报局》为题,刊登了米霍维洛维奇写的一篇评论,摘要如下:
    美中之间形成的新的关系具有巨大深远的国际反响:一方面,世界认为这种新的关系是全球范围内的和缓,另一方面,华沙条约国则认为,这是企图直接分裂进步力量和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威胁。这一切的结果是,在苏联及其盟国报刊登载的某些文章和讲话中强调除必须达到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同一化的同时,还强调也必须达到政治上的有组织的巨大同一化。
    近些天来,在世界报刊中出现了一个观点,认为华沙条约国将得到一种上层建筑,就是说将要把共产党成员国搞成一个新的机构,一个有所限制的新的情报局。最近有足够的迹象表明,莫斯科正努力加强团结,力求建立党和意识形态上的某种同一化。
    比如,萨纳科耶夫三月初在《国际生活》杂志上写了一篇关于华沙条约成员国经常协调对外政策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好处的文章,但文章特别强调苏联的特殊作用。
    从逻辑上说来,“核心”是有领导作用,这就是情报局从一九四七年到解散这段时期内所起的那种作用。这不是在平等原则上的国际主义:某人一开始“领导”,他就被排除在外了,因为其他人“被领导”。
    如果以此作为基础,是否所有的华沙条约成员国都接受关于“核心”的思想或类似情报局的可能的新机构呢?这还是个问题。罗马尼亚的观点是众所周知的。齐奥塞斯库一九七一年五月七日为纪念党五十周年时发表的讲话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指出,不论任何国家,党必须根据自己特有的条件和需要来制定自己的路线。
    看来,阵营外面的国家的共产党不愿意服从屈服于“中心”的纪律。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这些欧洲大党所持的保留态度是人人皆知的。
    中美接近无疑是有成果的。
    尼克松访问北京之后,可以发现,在莫斯科的评论中有两点是同等强调的。第一点是指两个大国煽动反苏,尤其是指美国鼓励中国的好斗性。另一强调点就是指破坏国际共运。
    这种喧嚷和动员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内造成了某种、也许是形式上声明式的反响。
    罗马尼亚日报《火花报》三月一日就与此有很大矛盾。它对尼克松访问北京的评价已在标题中概括出来了:《(访问)是有利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
    可能正是从罗马尼亚对中国做的事情表示欢迎和阵营内其他国家坚决否定这两种态度的对比之下,可以找到对加强团结的警告和动员的起因。
    罗马尼亚希望利用欧洲共同体向共同体以外的国家提供贸易优惠的可能性。据悉,三月六日在齐奥塞斯库接见苏联大使时,莫斯科就此已向布加勒斯特递交了一份外交文件。当然,罗马尼亚没有采取华沙条约国在布拉格召开的最近一次“最高级会议”上所提出的原则。这些原则规定,可以同共同市场建立关系,但只能通过经互会,而不能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各行其事。
    在这一点上,谈论中国的任何影响和破坏团结,都是荒谬的,尽管在比利亚科夫的文章有这种说法。可能喧嚷的重点放在罗马尼亚和中国日益发展的经济合作上,也可能放在阵营的其他国家的不满情绪上,这些国家感觉到,在同中国的经济关系完全破坏的情况中失去了东西,但这不是他们的过错。当然,当其他国家也学罗马尼亚对欧洲共同市场的态度时,这是不能欢迎的。因此,比利亚科夫在《真理报》上发表的文章《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团结》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这就是说,说有迹象在华沙条约范围内正走向一种组织—思想上的集中化,是有许多理由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