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评论文章:《不要忘记日本的理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2-27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二月二十二日刊载该报驻东京记者戴维·威利斯的一篇评论,题为《不要忘记日本的理由》,摘要如下:
    某些美国外交官和研究亚洲问题的人认为,尼克松先生的北京之行可能使美国对亚洲的政策有所改变。同北京的和解是极其重要而值得的;但是他们认为,日本今天作为美国的一个盟国远比中国重要得多,并且拥有更加雄厚得多的经济实力。他们认为,为北京之行付出的最昂贵的代价之一就是,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了。他们希望白宫认识到日本深厚的感情,并作出巨大和积极的努力来保住热诚、沉思、具有岛国性、多疑、然而是强有力的日本人的善意。
    华盛顿的一个看法是,华盛顿—东京之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
    可以提出一个理由就是,真正的问题不是财政问题,而是政治、文化和心理上的问题。对日本人来说,中国象是一个母国似的,是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的发源地。然而今天,日本是中国宣传机器经常攻击的目标。当中国人也攻击美国人时,日本就不那么感到痛苦。但是,如果,在尼克松访问之后,反美宣传在全中国减少,而反日宣传却增加的话,那么,日本的痛苦就会增加。
    显然,北京欢迎尼克松的一个目的是想扩大东京和华盛顿之间的裂口。中国人还想打破东京战后历届保守的亲美政府的格局。
    由于种种这些原因,统治着日本的保守的、政治—大企业集团对尼克松的访问是极其不快的。他们问,访问到底有什么用处呢?——除非是在牺牲日本、也许是在牺牲其他盟国的利益的情况下达成某种“交易”。
    白宫似乎知道这个问题以及它所包含的危险。东亚事务助理国务卿马歇尔·格林将从北京前来东京,把访问北京的情况告诉日本人。有一种说法是白宫助理基辛格晚一点也要来。总统本人也想访问日本,虽然很可能要等到十一月份的选举之后再说。
    这一切可能有所帮助。但是显然仍然需要有条不紊地、四平八稳地和认真地同日本修好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