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朝日新闻》报道:《在美国高涨起来的中国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2-26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二月十八日刊登特派记者白井十七日从华盛顿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在美国高涨起来的中国热》,摘要如下:
    以尼克松访华为契机,美国正在被一种甚至叫做“中国周”或“中国月”的中国热,即对中国的关心——深刻到什么程度暂且不论——所缠绵。
    在(尼克松总统)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美国议会做出了表示对访华一致支持的意思的决议,这不仅反映了外交是超党派的,而且反映了这样一种普遍的空气。当然,也有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谴责尼克松的对华外交。销声匿迹的保守阵营
    对访华采取最坚决反对立场的所谓的台湾帮或保守派的意见,最近也化为乌有了。
    从整体看来,尼克松先生在长时间内的试探后所提出的访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断,似乎不仅受到美国多数国民其中也包括以前的对华强硬派的支持,而且也起到了使美国国民提高对中国关心的作用。国民性反映的时髦现象
    《纽约时报》说:
    “美国最新的时髦是中国。”的确,在各个方面,对华关心正在高涨起来。在各地的大学里,中国问题的讲座剧增,听中国问题讲座的学生数也倍增。与其说是在阅读中国古典,不如说是想了解当代中国,想学习有助于了解中国的中国语。这种倾向很强烈。学习中国语的学生数目,有的大学甚至增加到三倍、四倍。
    不仅是大学,就连高中也开设了中国问题班。在医学杂志和学会报上,介绍中国医学形成了热潮,据说在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家不仅开始研究针灸、中医等,而且开始研究当代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
    计划以两千美元左右作不到一个月的到中国的团体旅行的旅行社也正在增加,不过,由于签证的关系,还没有实现。据说总揽这些的加拿大天涯旅行社,已经收到四千个美国团体旅行应征者的信件。在尼克松访华期间,纽约首都美术馆还同时举办描写过去一百年来的中国的照片展览会。在电视上的中国介绍也一个接着一个。报纸、杂志的中国专刊层出不穷。据说就连《滑稽人》杂志也在四月号上刊登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说的,是“疯狂的中国热”。
    在时髦服装方面,开始出卖一百几十块美元的工人服,十几岁的姑娘们的时髦服装杂志组织了叫做“中国美之精髓”的专辑,在介绍圆发型、宽宽地涂口红等技术的同时,还进行了如何可以看到圆脸、扁鼻子和东洋式的细眼睛的化妆指导,轰动一时。可以认为,以从中国访问者的谈话和消息中所得到的兴趣为基础,整个出现了“不要误车”式的时髦现象,大概可以说这也反映了美国人的国民性。用新眼光重新认识的机会
    这种动向至少绘了美国人以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带来“减少神秘的部分,增加知识”这样一种积极的效果。这大概也是事实。
    美国的第一个现任总统的访华,也即将在可以说是空前高涨起来的中国热的形势下开始。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二月十八日刊登驻纽约特派记者武田十七日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美国的“中国热”还只是一个序幕》,摘要如下:
    从十五日开始,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正在举行一个以《在万里长城后面》为题的、用过去一百年的二百五十张照片来介绍中国的特别展览会。据说,已经有三千多人来参观了,人们对充满战争和建设色彩的生气勃勃的记录,评价也是极好的。
    同尼克松访华的时期相配合,一般市民对中国的关心正在高涨,甚至还有人向搭乘的出租小汽车的司机执拗地提问说:“据说今天是中国的春节,你用什么来表示祝贺呢?”可以认为,由于去年春天的乒乓外交而在美国人中掀起的中国热到现在已更为高涨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