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报道:美政界对尼克松访华的反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2-26

    【共同社东京二月二十四日电】题:超乎预料的顺利进展——对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期望增大
    特派记者林华盛顿二月二十三日电:在华盛顿,人们认为,尼克松总统在访华的第一天就同毛泽东主席进行破例的亲切会见,又通过同周恩来总理的长时间的会谈,他在北京的最初三天的活动有了超乎预料的顺利的开端。
    华盛顿的政界和外交界对在尼克松总统于北京三天期间的活动中特别注意的是:(一)毛主席立即同尼克松总统进行了亲切的会见;(二)对于这次毛、尼克松会谈,《人民日报》以及中国的其他报纸都大量地作了报道;(三)周总理在欢迎晚宴上的致词中正面地提出并强调了美中两国关系的正常化问题。
    在美国,人们根据尼克松总统到达北京机场时所受到的郑重的但却是冷淡的、冷清的接待,曾经担心中国政府的态度僵硬,会谈的前途可能是艰难的。以尼克松再次当选为目的而设置的竞选总部似乎曾经担心这种电视场面会对美国国民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现在,这种恐惧和担心已因尼克松、毛两位首脑的亲切握手而消失。而且,美国方面通过中国进行的大量报道体会到,中国政府对待会谈的态度是积极的、认真的。而且认为周总理在晚宴致词中说,两国间的分歧不应当妨碍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家关系正常化,这是表示了中国对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愿望和对此采取的基本姿态。
    尼克松总统在致答词中说,“哪一方都不企图取得对方的领土,都不企图伸出手去统治世界”,并且作为共同的目标提出了“不论大国或小国都能站在平等的立场、独立自主的立场上的世界和平结构”。华盛顿的观察家认为,两国首脑的这番话是互相表明了双方对这次会谈的基本姿态。观察家解释说,这番话表明,在以“分歧”为前提的情况下,两国能够找到共同的基础。在华盛顿,人们当然并没有忽略美中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和难于解决的问题。并且鉴于美国和国府(指蒋帮——本刊注)的关系,也没有预料,通过尼克松的这次访华会立即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是已出现了这样一种看法,即有可能发表以世界和平为目标的“美中联合声明”。
    但是美国国民最关心的是面临今秋的总统选举,印度支那战争是否能结束。如果尼克松总统不完成这项任务,那么,成功地访华的成果也不会和选举的票数发生大的联系。这就是现状。
    在美国依然存在着认为尼克松访华将对解决越南问题产生“间接的”影响并促进其最后解决这样一种期望,这也是上述事态的反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