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社论《写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结束之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12-30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二十四日发表题为《写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结束之时》的社论,摘要如下: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二十二日结束了历时三个月的辩论。
    当然可以说本届大会的主角是中国。中国代表的一举一动都名副其实地引起了全世界的瞩望。它的发言对“一两个超级大国”的行动是特别严厉的。其中中苏两国首席代表围绕着有关苏联提出的世界裁军问题的论战,那些已经习惯于六十年代所谓美苏共处体制下的联合国辩论的人们都洗耳倾听。
    因此,一部分人担心,国际政治的美中苏三极结构全盘搬到联合国里来,今后联合国大半将陷入三者互相牵制的状态,反而有可能削弱维持和平的机能。不过,到底会不会如此呢?的确,一般地说,在两极结构的情况下,不管好坏,可以说总是容易达成妥协。但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美苏这两极的代言之声是否正确地反映了争端当事国的一切利益。
    中国在联合国的行动是根据十分慎重的考虑的。说来,这次大会对中国来讲,无异于展开了争取强烈提出它自己所属的所谓第三世界的主张的总论。其具体的结论可以说只有等待今后为此而采取的具体行动。向充实普遍性大踏步前进了的联合国是否会成为只不过是反复进行那种没有结果的争论这样一种国际机构,对此应该慎重,不要急躁地下结论。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二十三日以《处于十字路口的联合国》为题报道说: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由于印巴战争而使安理会的辩论陷入了僵局,而又召开了全体会议。由于大国的利己主义,再次引起了批评,说联合国的集体安全保障是软弱无力的,从而陷入了困境。虽然有这样的缺点,但是由于对中国就席和驱逐国府这个二十年来的作业做出了解答,向改善体质迈出了一步。这个优点则是很大的。可以说,联合国创立二十六年,第一次有了机会可以自力求得“新生”。
    这次联合国大会给六十年代的国际政治结构灌注了性质不同的因素。这就是“自己不承认是大国”的大国中国又重新回到国际舞台上来了。七月十五日尼克松发表访华计划打开了从美苏两极时代通往美中苏三极时代的大门。联合国和新秘书长将摆脱战后二十六年来的惰性,负责按照自己的判断继续写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在本届大会上,中国因为“准备不足”始终采取了保留态度,但是在明年秋季的大会上将会发挥它的本领。明年的大会上,今年搁置起来的朝鲜问题将提到议程上来。从数字上来说,超过半数的第三世界如何接受中国否定“过去的联合国”的说法,将决定联合国今后的方向和命运。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