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每日新闻》驻苏记者报道/《苏联经济方面也贯彻勃列日涅夫路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12-28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一月二十一日登载了它的特派记者佐野二十日从莫斯科发回的电讯,标题是《苏联“内政的季节”,经济方面也贯彻勃列日涅夫路线》。摘要如下:
    在核战力方面已达到同美国并驾齐驱心愿的勃列日涅夫政权在国内所面临的课题是如何把生产最新式精锐武器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同增产“电冰箱和洗衣机”结合起来。新五年计划强调劳动热情物质刺激政策后退一步
    在首脑们秋季展开的花梢的访问外交背后,“紧张的气氛”笼罩着国内。九月五日发表了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关于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竞赛的组织》,给松松垮垮的企业首长和一般党员敲了“警钟”。这个决议的目的是要搞使人想起从前斯达哈诺夫运动的那种社会主义竞赛,象征性地表示了掌握制订第九次五年计划(七一年——七五年)的主动权并站在领导经济的最前线的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的领导经济的理想。
    柯西金经济改革的具体化——第八次五年计划(六六年——七○年),以工业成长率下降,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这种事与愿违的结果而告终。革命后虽然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但是还不能解决工人劳动热情的问题,贯彻专家路线的柯西金总理对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现状一定是颇感悲痛的。
    并且,今年四月份召开的第二十四次党代表大会给人留下的鲜明印象,是从柯西金经济路线转变为勃列日涅夫经济路线。也就是从以物质刺激为动力的经济领导改变为以精神刺激为重点的经济领导。
    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等党的官僚与其说加强了对企业首脑和工人的监督,倒不如说提出了以精神刺激为重点的经济领导。党代表大会以后《真理报》发表了一系列的如何处理经济问题的社论,在号召企业首脑和工人奋发起来的同时,还警告说,凡是浪费资金,不珍惜工厂设备的人,不问职位高低,都将被驱逐出工厂。
    勃列日涅夫经济路线的意图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始终在于生产现场的企业首脑和工人的“干劲”。“完成新五年计划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这是最近报纸上最突出的口号。三十年代的暴风骤雨般的工业化运动的劳动英雄斯达哈诺夫青年时代的照片堂堂地登载在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报上。过去“利润争论”是中苏对立的问题之一,当时苏联批判中国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的做法是不符合经济原则的。然而,现在在这个问题上却以中国的办法来代替自己的办法,这个现象应该说是一个讽刺。核武器和消费资料的生产
    均由于同美国竞赛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以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这是勃列日涅夫经济路线的口号,它本来是由于资金周转不开而提出来的。对于为了追赶美国的核战力而投入了巨额卢布的勃列日涅夫领导机构来说,投入工业的资金是有限度的。在党代表大会上,勃列日涅夫总书记亲自说出了缺乏资金的苦衷,他说,“目前资金是有限度的。我们必须依靠的主要是提高生产效力,没有其他办法”。
    勃列日涅夫政权在举起振作精神的鞭子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胡萝卜”政策,即提高平均工资和奖金,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奖学金等。在国内失去众望
    诚然,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在二十四次党代表大会上确立了第一号人物的地位。把他长期在地方工作时培植起来的部下大批地提拔到党中央委员会来。
    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波德戈尔内、政治局委员谢列斯特等“乌克兰人”为顶点的合作为基础,并且把党书记处书记库拉科夫、哈萨克共和国党第一书记库纳耶夫等所谓从小豢养起来的中坚干部提升为政治局委员,这就巩固了他的领导体制。相反,在莫斯科也隐约感到柯西金总理、苏斯洛夫、谢列平、沃罗诺夫等政治局委员这些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同辈人”的比重却下降了。
    然而,目前完全控制了党内,不久前访问法国时以第一号人物的威信和形象出现的勃列日涅夫如今在国内却失去了众望。在国内能看到勃列日涅夫笑容的时候也许是当前的新五年计划取得成功,大量供给国民满意的优良消费物资的那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