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美通讯社自联合国报道:联大许多代表对美使用高压手段极为不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10-30

    【纽约时报新闻社纽约联合国二十六日电】(记者:亨利·坦纳)这里的许多外交官今天举出美国的使许多国家感到不满的“高压手段”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固有的矛盾”,是美国力图挽救国民党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努力于昨晚遭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另一方面,美国官员和他们的支持者们抱怨说,那些曾坚决保证给予支持的政府,在未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在最后一刻背弃了它们的诺言。
    据许多外交官(他们事后交换了看法)说,对方取胜的因素既包含许多星期以来各国政府所形成的态度,也包含在一刹那大会会场的潮流造成的心理影响。
    在表决之前的最后几天,许多代表深感不满的是,他们认为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朋友和敌人、大国和小国、富国和穷国同样采取无情地施加压力的手法。
    一名欧洲的高级外交官提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看法。他抱怨说,美国的战略使许多国家无法实事求是地判断这个重大的中国问题。他说,相反,美国使这种争论变成“一次赞成美国还是反对美国的世界范围的公民投票。”
    一位拉丁美洲外交官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说,这些策略使昨晚的表决“没有必要地变成美国的一项重大失败”。
    在过去几星期访问过联合国的来自各国首都的主要外交官们对美国不分青红皂白地施加压力的策略表示感到愤慨,他们认为,这种策略几乎不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他们各国存在的具体情况。
    据认为,有明显的迹象表明,美国的态度引起了某些国家内部的分裂。例如,许多外交官认为,这样一来,日本的佐藤首相的政府将维持不了多久了。
    大国也感觉到这种压力。在英国拒绝支持美国要把中国议题列入大会议程的要求之后的那天上午,美国大使安南伯格便去向英国外交大臣道格拉斯—霍姆表示美国政府的不满,虽然英国在事前若干天就把它的立场告诉了华盛顿。
    在昨晚的表决中对美国不利的最明显的因素之一是,许多国家的政府认为,美国在联合国采取的立场同尼克松总统的新的对华政策是矛盾的。一个经常听到的论点是:“你们实际上是要我们投票反对北京,但是明年北京将会进去,你们也将投票赞成它进去。”
    另一个论点是:“你们投票反对北京是容易的。你们的总统将去那里进行解释。我们将如何解释我们的投票态度呢?”
    究竟有多少个政府在最后几天——或者甚至在最后几小时——从支持美国的立场转变为反对这个立场,这一点现在无法准确估计。
    【合众国际社联合国二十七日电】亚非国家的代表今天说,尼克松总统在表决给共产党中国席位之后,对在大会中的表现提出了批评,这给人一种“金元外交的不良印象”。
    沃尔德伦—拉姆齐过去代表过坦桑尼亚,他现在是驻巴巴多斯的大使。他对尼克松的态度提出了批评。“美国的反应表明缺乏一个代表团对表决应有的正当精神。表明缺乏一个大国的责任感,大国在失败时应该表现出大度和尊严。”
    最常见的看法是,大会的示威既是庆祝美国在一个重大问题上的失败,也是欢呼北京的胜利。
    一位亚洲外交官说:“代表们在表决中国问题后所表现的热情,不应过于认真看待。如果美国受恶感的驱使,由于表决失败而削减向联合国提供的经费,那是令人遗憾的。这样会对世界舆论产生一种强烈的消极影响,给人一种实行金元外交的印象。”
    另一位代表问道:“在(总统顾问)基辛格正在北京,而且尼克松本人也在打算去那里访问的时候,总统为什么对于在中国问题表决中的失败这么敏感呢?表决的结果同这项政策难道不一致吗?”
    投票反对美国的台湾提案的尼日利亚大使埃德温·奥格布说,他看到美国把其援助计划——双边的或多边的——同联合国作为一个组织所作出的一个决定联系在一起的做法感到非常失望。
    奥格布说:“我们不认为美援是能购买别人的主权的。这次表决并不是反美的行动。如果说发生了什么情况的话,这是支持美国对北京采取的新的现实态度的一个表示。
    “这是人们对于一个纠缠了联合国二十年之久的问题获得解决感到满意的表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