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蒋帮《中国时报》文章:《基辛格与中国代表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10-26

    【本刊讯】蒋帮《中国时报》二十三日刊登该报记者的文章,题目是《基辛格与“中国代表权”》,摘要如下:
    联合国大会对所谓中国代表权的讨论与表决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致基辛格的突然再赴北平,以及尼克松总统的即将成行反而变成次要的新闻。
    实际上,这其中应该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所谓代表权问题,就美国总统的政策来说,可能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已。
    美国曾宣称,基辛格上次赴北平未曾与北平就两者之间的问题有任何协议,但却未曾保证没有“讨论”两者之间的实质问题。
    关于代表权问题,华府与北平曾否交换过意见,自然无从求证。然而,事实的发展,却颇有值得研究之处。
    譬如:华府与北平突然宣布基辛格将再度赴北平,这时期正是联大将要开始辩论所谓中国代表权的时候,美国正运用各种力量,使原先略微落后的票差,追到前面,联合国的多数人士以客观的态度观察,也都承认美案的通过已经有了把握。
    在这种关头,阿尔巴尼亚方面应该更加活动,但事实不然,在一次阿案连署国的会议中,许多连署国认为鉴于美案方面的票愈来愈多,阿案方面也应该展开更积极的拉票工作,但阿尔巴尼亚并没有如此做,说要暂时保持冷静。
    美国对她的两项提案的努力是不容怀疑的、尼克松总统亲自函电各国元首,罗杰斯国务卿坐镇纽约与各国外交部长恳谈,联大代表布什连休假日都与各国代表团接头,从来没有一件外交事务,使美国政府如此努力的。
    对于态度动摇的国家,更是委曲求全,毛里求斯进口糖的配额原为一万八千吨,骤放宽为三万吨。以色列的四十架幽灵式(即鬼怪式)飞机本已禁售,现在也准运了。阿格纽副总统的表面任务是赴伊朗道贺,但实际工作是希望伊朗、土耳其、希腊三国支持美国的提案。
    美国这种热忱是值得赞佩的,但是尼克松总统完全不是为自己,却也不尽然。
    尼克松总统的向中共接近政策,虽然博得国内一部分人士的赞同,但国内的保守势力并不同意,倘使连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也被取消,则国内保守势力之愤怒是必然的。这股反对力量的形成将严重地影响尼克松明年的总统竞选。
    就尼克松总统的竞选立场来说,最好是能得到自由派的拥护而又能得到保守派的赞同,倘使一方面能访问北平,另一方面又能使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不出问题,则明年当选将不成问题。
    联合国连署美国提案的一个代表团的代表,私下里曾经说,我们是帮尼克松总统在一九七二年对付国内的保守势力。这话倒是颇值玩味。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