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塔新社报道《对苏中关系史一书的评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8-28

    【塔斯社莫斯科二十日电】题:对苏中关系史一书的评论
    现在播发今天在《真理报》上发表的苏中友好协会中央理事会副主席、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土谢尔盖·齐赫文斯基对思想出版社今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奥列格·鲍里索夫和鲍里斯·科洛斯科夫合写的《一九四五——一九七○年苏中关系》一书的评论全文(本刊作了删节)。评论的标题是《苏中关系。改善苏中关系的拥护者和反对者》。
    在最近期间出版的苏联学者关于现代中国问题的一些重要而深刻的著作中,鲍里索夫和科洛斯科夫合写的关于近二十五年来苏中关系的历史一书获得了大家的注意。书中列举的事实无容置辩地证明,苏联同中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以及全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利益。
    在最近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来自苏联方面的援助和支持在中国劳动人民的民族解放和革命斗争中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书中援引了一些中国领导人大量的言论,他们高度评价了苏联人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在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苏联对中国革命力量的援助仍未失去其首要意义。所评论的这本书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详尽地说明了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年期间苏联给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面而多种多样的援助。
    一九六○年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在这一时期内,把大国沙文主义方针强加给中国的那些势力,在中共的领导内占了优势。这一方针的实行,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方针的根本改变,使中共脱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北京的首领们破坏了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友好与合作的关系,展开了反对它们的公开政治斗争。
    从一九六○年夏季起,中国当局开始在苏中边界进行挑衅,对苏联提出了领土要求,利用这一切来煽动民族主义的反苏情绪,为自己特殊的分裂主义方针“找根据”,为自己对外政策中蓄谋已久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转向同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密切合作——作准备。
    中国反动的、反社会主义的势力懂得,在他们的统治复辟的道路上,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是何等的障碍。正因为如此,反对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斗争,过去以至如今都是在反苏主义的口号下进行的。有些人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把中国变成军事官僚专政的国家,并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扩张主义和霸权计划而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和把世界推向战争,反苏主义成了这些人的旗帜,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对于苏中关系的发展来说,苏联共产党向来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苏中关系史就是苏共为我们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好与合作进行积极而不调和的斗争的历史。在中共同苏共和其他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分歧的所有阶段,我党都曾表示真心希望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基础上克服这些分歧,力求不使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转移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领域中。
    现今的中国宣传机构企图以虚构的“来自北方的威胁”吓唬中国人民,天天宣传对苏联的敌视和仇视。中国现领导将大量的物质财富徒劳地用于国家通盘军国主义化,建造城乡地下防空洞网,以及修建同苏联接壤的全部边界上的工事。
    所评的书的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实际上,苏中关系的历史证明,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使我们两国人民疏远尤其是对抗的客观原因。相反到是存在着使苏联和中国友好与合作的一切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导源于两国的顺利发展和世界革命进程的要求。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全部责任,要由公开宣布敌视苏联是自己政策总方针的毛泽东及其左右来承担。
    作者们用大量有根据的材料表明,我党是怎样把对中国友好的方针同我党进行的如下坚决斗争结合起来的,即:反对中国现今的首领们的政治和思想立场的反列宁主义和反人民的实质,反对他们的分裂主义的和反苏的活动。
    在中国,国内反动派和世界帝国主义势力人为地掀起对苏维埃国家、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的敌视和仇意的恶浪:并不是第一次。
    反动派企图阻止历史前进,企图推翻和践踏伟大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和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与兄弟情谊,但是,这些徒劳的企图每次最终都被粉碎了。
    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决议重申了我们党旨在使苏中两国关系正常化和恢复苏中两国人民睦邻关系和友谊的方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