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赖斯顿:《中国通讯》:中国到处是生气勃勃的景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7-31

    【纽约时报新闻社北京二十七日电】(记者:詹姆斯·赖斯顿)题:中国通讯
    世界上这个最悠久的文明古国的异乎寻常的事是:它看来是如此年青。你在这里没有厌倦、疾病和死亡的威觉,没有年迈的老头和老婆在等死之前精疲力竭,同时和无望的命运作斗争的感觉。而在东方的其他一些地方,这种感觉是十分使人闷闷不乐和心情压抑的。
    对于一位美国来访者来说,中国最明显的特点是青年的特点:尽管有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体力活动是精力充沛的,有一种瘦瘦的、肌肉突出的优美,无情的埋头苦干以及对前途抱有乐观的、甚至是亲切的看法。
    在苏联辽阔的国土上,人们的感觉是:这就是世界开始时的必然的样子:空旷、荒凉,一望无际的土地和天空。中国却不是这个样子。中国到处是人,生气勃勃。在我的妻子和我从广州到北京的一千五百英里的火车旅途中,我们从没有一次向窗口望去时看到田地是没有人的,土地是没有耕种的。
    这些人不是在耕耘土地,他们是用自己的双手在土地上雕刻,造形,把土地弄弯,弄平,以便他们可以把水从一个平面灌溉到另一个平面去,不仅在平地上灌溉,而且把水灌溉到山丘的梯田上去。
    这里到处有一些机器,在两旁绿林成荫、有上下行道的大路上,有载重卡车在飞驶,田野里有一些十二匹马力和十四匹马力的小型拖拉机在工作,在一些城市中有一点自行车,但是到处是一派富有人情味和生气勃勃的景象。
    这种朝气蓬勃的意义不仅是体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在共产党接管以来的二十一年中,人民没有时间固守于一种稳定的一成不变的方式,甚至在一九六六年,他们似乎要这样做的时候,领导人发动了文化革命,使他们进入了一种新的、戏剧性的生活方式。文化革命现在已经过了它的激烈的阶段,那时青年人被鼓励向政府领导人、甚至一些共产党领导人提出挑战。但是文化革命远未结束。
    因此,中国现在仍然处于十分活跃的改革的状态,一切工人、农民、教师、学生,甚至技术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在执行他们的任务中,每天都要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改造。
    这样一来,甚至连老头、老太太也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一下。这里经常使人们回想起美国一百年前在内地的生活必然也是这个样子。这里的侧重点是:在建造比他们以前知道的任何东西都要好、都要大的东西时,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新和合作精神。
    当然,他们在试图动员和养活七亿到八亿(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口时,有一些严重的问题。他们在长江流域有一种致命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的问题。他们缺少肥料,机器也显然缺乏。
    因此,对于一位陌生人来讲,他是无法知道中国在解决农业问题方面是否可能是第一个共产党大国,但是有些事情即使是一个生人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人们不仅看上去是有朝气,而且对他们不断改变的生活很热情。在革命委员会领导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中,没有威胁的味道,虽然人民解放军无疑是中国未来领导的关键,但是人们并没有真正感觉到它的普遍的影响。
    仍然有第二件看上去是自相矛盾的事:
    中国不仅是一个行动年青的古国,而且它的朝气蓬勃的精力是由一个老人政府严格地控制着。这是一个这里的领导人考虑很多的问题,但是这是另外一码事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