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报载文谈美中关系:《美国人的心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7-29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六月十日刊登记者安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人的心情——敌意和向往并存,偏见和自以为是能够消除吗?》,摘要如下:极其激烈的起伏
    根据对舆论调查的分析而写成《美国国民和中国》一书的斯蒂尔,在谈到美国人对中国的微妙的心理反应时,这样指出:“美国人对中国出现的事情,往往作出极其富有感情的反应。从赞美到幻灭,从同情到敌意,感情急剧变化。”
    按照斯蒂尔的分析,这种激烈的感情起伏,似乎决不是意外的。
    对于拥有同自己的国家无可比拟的,古老历史和至今保留最古文明的中国,对于最早发明造纸和印刷术、火药和陶器、丝绸等的中国人,美国国民曾怀着深切的向往和尊敬的心情,这一点现在大概也没有改变。对于与西洋文明有本质不同的思想和哲学更是格外羡慕,在很长时期内,对他们来说,所谓东洋文明,只有中国才有。但是,可以说具有大约二百年历史的美中关系,是被美国而破坏的,造成了中国国内的不统一和混乱。这个变化是从朝鲜战争开始的,而在这以前的很长时期内,未必象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关系是友好的,美国人的中国观未必都是令人满意的。虽与朝鲜战争以后的形式不同,但是,充满了很多的偏见和自以为是。美国人对中国的事态动辄就作出极其富有感情的反应,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缠足、巫术、贫困
    据认为美国人对中国的感情,最突出的是母亲对孩子那样的保护者的意识。这主要是通过十九世纪去中国,担负初期美中接触的责任的美国传教士而形成的老印象。他们带回本国的,自然是非常令人讨厌的,歪曲了事实的消息。强调的几乎全是阴暗面,这也并不奇怪。
    介绍说什么女人缠足、巫师、崇拜祖宗或者文字不是横写而竖写等一些“奇怪”的风俗习惯,与这种介绍也有关系,形成的中国人的形象是:中国人是同自己毫无共同之处的异种人,是万事落后的“一群没有脸皮的人下人”。这种偏见由于十九世纪中叶同去美国的中国移民进行直接接触而进一步加深了。
    中国人进行反抗是理所当然的。一九○○年的义和团事件,就是给对中国移民迫害和歧视的报复,而美国将取得的一部分赔偿费用于文化活动,建立了北京的清华大学等,表示了作为保护者的“恩情”。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是要防止当时英法独占在中国权益,美国也想分沾同等的利益,可是却宣传什么要维护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免遭欧洲大国侵略的魔爪的损害,谋求领土完整等这些美丽的言词,这些在历史的记载上是很清楚的。这种“在中国,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宽大的,并且是非利己的,从整体上来说,是一部很好的记录”。这样一种自以为是的思想,固定在美国人的中国观中。在朝鲜战争中受到打击
    朝鲜战争的痛苦体验是对美国国民的从未有过的打击,这不仅因为它夺去了三万三千名美国士兵的生命,而且,也是使他们知道美国人根本没有怀疑过的全能的信念只不过是神话而已的开始。甚至连非常自豪的麦克阿瑟将军也坦白地说:“想同中国进行地面战争的人,最好还是请神经科医生来诊断一下。”美国俘虏中被洗脑者的出现更是遭到倍加的屈辱。中国成为憎恨和敌视的目标,成为代替苏联的反派角色。
    但是,美国国民果真完全改变了古老的中国观了吗?还不能作出这样的回答。
    “人们都显得精力充沛,虽然服装无论男女都是蓝色的,穿着肥大肥大的裤子,但脸色是愉快的,人是友好的。”
    从锁国二十年之久如今才开放大门的大陆中国返回的乒乓球队和随行记者们都报道了同样的“新发现”。美中接触的划时代的新局面将在多大程度上,另外将在怎样早的时刻改变美国国民的老印象和态度?乒乓球外交是以人民为目标的舆论外交,目前的目标,是要帮助反战高潮的形成,然而,从更长远的观点考虑问题,美中友好的前途就靠它来打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