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西德《世界报》认为尼克松要访华表明:美要在欧洲和中东加紧同苏修争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7-29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二十二日就尼克松决定访华发表评论,摘要如下:
    联邦政府是西欧唯一对美中接近持明显保留态度的政府。它说它和苏联谅解仍然占首要地位,这话冷得不能再冷了。它领会到,克里姆林宫对事情的转折是不高兴的,就急急忙忙地向它保证要采取良好的态度。对一个伟大事件的这种自发的反应,说明了一种政治本性,这种本性刻画了这个政府整个外交态度的特点。
    一方面,我们可以满意地指出,这种世界政治的新安排具有美国政府明显地转向欧洲的标记。因为不管亚洲今后的势力范围线怎样划——整个事情将有这样的倾向,使美国有可能把其力量转到欧洲和近东,即欧洲的南翼。看来,尼克松政府首先是要保卫它在这儿的地位,能够在那儿抗衡克里姆林宫,那儿力量平衡的恶化可能产生对美国最坏的后果。
    任何美中的和解,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在亚洲牵制住更大的苏联的力量,这样,将有助于尼克松政府完成上述任务。人们只要看一看这一真正多事的欧洲方面,那末,就可以尖锐地说:这就是美国对苏联顽固地企图把美国挤出欧洲的回答。
    美国越能够把全力集中在它在欧洲的地盘,那么德国对苏联的地位越稳定。所有那种长期声称正是由于美国越来越弱而有必要向克里姆林宫靠近的人,都应该开始改变想法。其实,美中接近给埃贡·巴尔和维利·勃兰特从东方政策之行带回来的结果打上了一个新的大问号。因此,这也许是引起波恩的不友好反应的原因之一。
    同天,《总汇报》也发表评论说:
    由于尼克松总统宣布旅行而改变的东西方之间的事态,波恩在外表上看来冷静地接受下来了。政府高级官员保证说:联邦政府方面看不到有任何理由主动谋求同北京政府进行接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解决同欧洲共同体各成员国间的关系抱着什么目的将会显示出来。在
    ——据宣布——北京的政府代表团在冬天之前访问巴黎和一位负责的外贸部长访问意大利后,人们就会最清楚地了解到这一点。
    波恩政府人士估计北京在进行正式接触之前会尝试邀请一个或几个联邦议员。但是因为例如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小心暗示的旅行愿望,北京显然充耳不闻,波恩暂时也没有这种接触的可能性。像以前的情况一样,北京会通过经济界人士伸出它的触角当然是可以想象的。
    但是人们绝不想象反对党发言人在上次联邦议院会议上建议的那样,给人那怕是有一点这样的印象,似乎波恩想通过联邦共和国向北京牵线唆使苏联反对中国,而目前虽然(西德—苏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但是尚未批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