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法《世界报》文章:《美苏中:在第三世界里新的力量对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7-27

    【本刊讯】法《世界报》十七日发表塔图的文章,题为《美苏中:在第三世界里新的力量对比》,全文如下: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出现的新关系,打乱了在一九四五年雅尔塔的瓜分所开辟的两极世界概念和苏美“共管”的局面。第三世界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两个超级大国的“被保护者”们的越来越不听话业已表明,局势更为复杂了。
    为什么今天是三角,而不是加上日本的四角和再加上西欧的五角呢?事实上,今后十年将会愈来愈多地同这两“大新势力”打交道。然而,日本现在还不是军事大国,欧洲还没有政治统一,而中国则不同。其次,日本和欧洲在其安全和政治联盟方面,多少仍处于美国的控制下。而中国不仅独自就是一个“阵营”,它还以平等的原则决心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由于这两个帝国主义互相敌对,因而所形成的三角是建立在差不多是完全对称的对抗关系基础上。因此,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特殊规则和全新的微妙局面。
    三个伙伴中的任何一个都担心另外两个联合起来反对自己,都注意阻止另外两个在这种“勾结”方面走得太远。在实施“倡议”方面最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勃列日涅夫近几周来之所以特别在限制军备问题上接二连三对美国采取主动行动,大部分是由于乒乓球事件的缘故。
    因此人们看到,第三大国的出现并非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缓和。这种三角对抗的确也包含着消极方面:中苏边界的紧张局势促使苏联加倍进行武装,以便象对付西方的威胁一样地对付东方的威胁。苏联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扩张大概首先是旨在遏制中国,但是这种扩张也使美国不安。对第三世界来说,结论也不是不利的:虽然北京在革命方面的竞争有时迫使莫斯科走得比它所希望的更远,但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还是从中得到了好处。同时,“第三竞争者”的出现有时产生了缓和传统的对抗的结果:在亚洲某些国家里情况就是如此,在这些国家中,同样关心排除中国人的苏联人和美国人,使他们的影响得到非常和平的共处。在政治方面出现非对抗的新的力量中心(西欧和日本),将会鼓励这种趋势朝向多边的但不是混乱的世界发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