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纽约时报》综述美侵越秘密报告(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6-24

    因此,他曾在另一项备忘录中推论说,即令轰炸北越不能迫使河内叫越共罢手,“这样做也会表明,(美国)是个‘好医生’,愿意恪守诺言,愿意采取强硬态度,愿意冒风险,愿意流血,严重地挫伤敌人。”
    而这一部史书虽然表明政府中存在着怀疑和忧虑,但是它也揭示出,最高一级决策者们(他们的态度会起重大作用)中间有着一种基本的信心,即确信如果这个最强大的国家决心使用其雄厚的力量,那么对方就会屈服。
    罗斯托先生在那年秋天绘腊斯克国务卿的一项备忘录中愿意明确地说出这种信心,他说:“我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一边的焦虑心情和混乱思想。但是,可能存在一种倾向,即低估对方的焦虑心情和混乱思想,并且低估由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像这样一个国家地行事的话)这一简单事实而来的、对其结果的那种幅度有限但是却是实在的影响。”
    据此,在六月月中,政府贯彻执行了五月二十三日计划中的另一项内容,这项内容是由洛奇大使首先作为他的“胡萝卜加大棒”手段而制定的。六月十八日,加拿大在国际监督委员会中的新任代表西博恩先生,应美国政府的请求,拜访了河内的范文同总理,这是他的两次秘密拜访中的第一次。
    华盛顿企图通过西博恩先生向北越转达对东南亚的准备性军事部署的更确切、更可怕的含义,对于这种含义,当时在公开场合的宣传比较含糊。
    分析家说,当时西博恩先生向范文同总理强调指出,虽然美国在东南亚的抱负是有限的,它的意图也“基本上是和平的”,但是它的耐心却不是无限的。西博恩先生说,美国完全知道河内控制越共的程度,“一旦发生升级,其结果当然是会对越南民主共和国本身造成最大的破坏”。
    这项研究报告说,北越总理“完全理解西博恩先生所转达的这一警告的严重性和含义。”至于西博恩先生是否还端出愿给予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这一“胡萝卜”,则没有说。
    这部史书的作者说,在六月三日的白宫会议上,总统显然还已批准继续为谋求国会通过这项决议而努力,因为这样做的计划工作继续在快步进行。对北方的进攻
    华盛顿努力使西贡在政治上实现某种稳定,在军事上维持住对付游击队的战线,可是,在越共的打击下,这种努力结果等于零。阮庆将军由于害怕和神经质,违背了他在五月会晤中对洛奇先生和国务卿腊斯克所作的诺言,即在公开宣布打算对北方宣战和打算开始轰炸战役以前要同华盛顿协商。
    七月十九日,他在西贡“统一大会”上以好战口号和言词发动了“向北方进军”的宣传运动。同一天,像这部史书的作者所说的那样,当时的南越空军司令阮高其空军中将就联合计划工作“向记者们泄露了秘密”,美国和西贡政府为了在老挝进行地面和空中攻击,自从六月以来一直在约翰逊总统的批准下进行着这一计划工作。
    在七月二十三日同泰勒将军(他刚刚替换洛奇当了大使)举行的一次情绪激动的会晤中,阮庆将军声称,北越士兵在北部省份的战斗中同越共游击队员一起被俘。他说,美国应该认识到,战争已经进入一个需要采取新措施的新局面。
    七月二十四日,在另一次情绪激昂的会晤过程中,阮庆将军问泰勒大使是否要辞职。这位大使要他不要辞职,并且打电报给华盛顿,敦促美国同南越暗中共同计划轰炸北越。这位大使说,这种共同计划的工作会成为一种手段,可以遏制“向北方进军”的宣传运动,也许会通过这一美国给予支持的保证在西贡军界内部造成政治上的某种稳定。
    这份研究报告说,国务院立即授权泰勒大使“告诉阮庆:美国政府已经考虑了对北越的进攻,这个进攻可以开始进行,例如,如果南越持不同政见的派别的压力变得太大的话。他务必对此保守秘密。”
    为了约束南越军人,这个大使还受权进行空中行动的联合计划工作。
    五角大楼的报告略而不谈一九六四年七月最后几天的情况,但是国防部武器系统估计小组一九六五年对东京湾事件的指挥和控制问题的研究报告摘要(《纽约时报》在获得五角大楼报告的同时也获得了这个报告)补上了这几天的事态演变。
    这份研究报告透露,在七月二十五日显然为了讨论西贡这些危急的事态发展而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以后,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以非美国飞行员驾驶的无标志飞机对北越的若干目标(包括河内的鱼雷艇纵队在沿海的基地)进行空中攻击。
    助理部长麦克诺顿七月三十日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备忘录送给了腊斯克先——生。
    五角大楼的报告现在说,对北越进行的34A偷袭——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五月十九日向麦克纳马拉先生提出的报告中所谓的“开始得慢了”以后——在夏季则在速度和规模上都增大了;虽然分析者没有提供什么详情。参谋长联席会议曾经对麦克纳马拉先生说,受过训练的破坏小组、利用电子收集情报的设备、空投用的C—123运输机和对付沿海袭击的巡逻快艇,使这个计划具有“越来越大的实战能力”。
    七月三十日午夜,南越海军突击队在威斯特摩兰将军指挥下对北越在东京湾的湄岛和纽岛进行了两栖袭击。
    正当进行这个进攻时,美国“马多克斯号”驱逐舰在相距一百二十到一百三十浬的地方,向北驶入东京湾执行该年第二次“德索托”收集情报的巡逻任务。它的航行命令说,这只船不要开到离北越海岸八里以内、也不要开到离东京湾北越岛屿四里以内。改变航向
    这部史书的作者没有说,“马多克斯号”舰长是否得到关于34A袭击的通知。他确实说,“马多克斯号”八月二日曾两次改变航向,以避免受到仍在这些岛屿周围海面搜索袭击者的北越三艘鱼雷艇和一队帆船的集中攻击。
    这艘驱逐舰同一天到达了它原定巡逻航线的最北点并又向南转航。
    这部史书的作者说:“当(北越的)巡逻艇在大约十浬的距离内开始朝它高速驶来的时候,这艘驱逐舰离海岸二十三浬,并正继续驶向国际水域”。他解释说:“这些巡逻艇………把‘马多克斯号’错当成了南越的一艘护航舰了。”
    在接着发生的交战中,这些鱼雷艇中有两艘被从“提康德罗加号”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击毁,该舰当时停在南面,研究报告没有说明为什么停在那里。第三艘巡逻艇被“马多克斯号”上一门五英寸口径大炮直接击中而沉没。
    第二天,八月三日,约翰逊总统下令“滕纳·乔埃号”驱逐舰增援“马多克斯号”,并要这两艘驱逐舰重返东京湾,这一回指示靠近北越海岸不超过十一浬。另一艘航空母舰“星座号”受命尽快同“提康德罗加号”会合。
    这部史书的作者认为,从对“马多克斯号”的首次袭击来看,这些增援行动是“一种正常的预防措施”,而不是企图利用这些驱逐舰来诱发另一次袭击,以便为对北越进行报复性空袭找到借口。
    报告说,“再之,由于在这种增派军舰的活动的同时还明确地(公开地)宣布打算继续巡逻和坚决地警告越南民主共和国再发生这类事情将造成可怕的后果,可以预料,这几艘军舰的参加巡逻与其说是挑衅,不如说是一种威慑行动。”
    (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