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苏修“二十四大”是“帝国共产主义代表大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4-27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四月九日刊载保罗·沃尔的文章,题为《苏联党代会大谈优点》,摘要如下:
    如果要替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起个名字的话,那么必须称之为“帝国共产主义代表大会”。
    象一切帝国一样,苏联共产主义抱着一种直率的在精神上的优越感来看待世界。它深信它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的国家,它深信它可向其余的人类提供正确的指导。
    在勃列日涅夫向代表们宣读的中央委员会的长达六小时的报告中,充满了一种自负,感到取得了成就和负有使命的情绪。
    勃列日涅夫的结束语是“光荣归于伟大的苏维埃人民,光荣归于共产主义建设者!”
    代表们则也附和着高呼“光荣归于苏联共产党!光荣归于苏维埃人民!”掩饰矛盾
    自我吹嘘在历次党代会上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来没有一次代表大会象这次那样巧嘴滑舌地把
    西方人为之吃惊的那种言论和真相之间的一目了然
    的矛盾搪塞过去了。
    正如在旧共和国时代的罗马或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一样,不让任何污点或弱点来弄暗国家的盾状国徽的光芒,或阻止其领导人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清楚的命运。
    勃列日涅夫说,“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正激发起了在人类历史上迄今是空前的群众的劳动热情。”但是苏联报纸上却充满了抱怨工人懒惰、酗酒、旷工和其他缺点的怨言。
    有人抱怨苏联各族人民想要维护他们种族上的个性。勃列日涅夫毫不理会这些怨言,反而动听地赞扬“在历史上是新的各族人民大家庭——苏维埃民族”和他们的“坚如磐石般的团结一致”。
    为了加强举国上下的团结感,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第一次引人注目地避而不谈作为过去的痕迹之一,而党必须对之进行“不妥协斗争”的宗教。(所以没有攻击宗教,可能是想要改善同美国和西方的关系。)
    尽管为和平共处大唱赞歌,这个报告从头至尾把武装部队及其传统和纪律当作人民的天然教育者和国家力量的保障者来颂扬。在对人民进行的备战教育中,共产主义和军国主义似乎是交织在一起的。突出帝国的概念
    在中央委员会对苏联同第三世界的关系所作的分析中,帝国的概念显然占突出地位。
    第三世界国家分成了苏维埃帝国的盟国和保护国两类。第二类包括那些通过工业国有化和土改重建其社会的国家。
    其他国家可能追随这些“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国家”而进入苏联的轨道。
    中央委员会向它的听众保证,“社会主义阵营还得经历进一步的经济和军事一体化”。苏联的东欧盟国由于投资开发社会主义祖国的自然资源而受到赞扬,并被要求在这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中央委员会的报告里出现的、共产党世界的等级分明的制度被描绘成是实现一种苏联统治下的和平的基石。(文内小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