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地下固态气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4-27

    【本刊讯】苏《红星报》一九七○年八月十八日刊登一篇有关天然气的文章,题目是《固态气体》。
    文章全文如下:
    如果没有目前来自天然气的大量产物,我们的生活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每年需要几十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今后的需要量必须还要增加。蓝色燃料的蕴藏量能用很久吗?地球内是否还隐藏着尚未发现的这种宝贵原料的仓库?
    这种极宝贵原料的产地是多孔岩石层,原料在其中通常是呈气态或液态。而天然气在永久冻土层是怎样活动呢?这点曾经使苏联科学家发生兴趣。应该说,我们在这样的区域已经得到了蓝色燃料,深井打开了一些普通的气田。但是,科学家小组并不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马科冈、契尔斯基、华西列夫、特列宾和特罗菲穆克想到要在自然界中找到固态天然气产地。
    早些时候在实验室条件下获得了称作水合物的天然气与水的化合物,在零下二十到二十五度和更低的温度下,及三百左右大气压时,这种水合物以结晶形状存在。
    莫斯科古勃金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工业学院的一个教研组经在岩层模型里研究证明,这种化合物也可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已经创造出了一种理论,但还须要检验。
    科学家们研究了北部地区的勘查资料,决定对于前此形成的有关矿床地质构造的概念进行重新研究。对许多事实从另外一种角度作了探讨。例如,在雅库梯考察蓝色燃料岩层的导电性时发现导电值接近煤层的分层。然而许多岩石样品都没有证实有煤。而且大家都知道,水合物矿床的导电性是天然气矿床的两倍,同煤的导电性接近。难道这里不会是有这样的矿床吗?
    用可以促使水合物中的气体转化为游离状态的物质处理从前开采过的一个矿床,突然矿床喷出大量的气“杜松子酒”,这就是说,这里确实有固态的蓝色燃料,关于这一点是谁也不怀疑的!专家们想起了这样一个令人不解的情况:在严寒时节。钻探工采出岩石样品以后跑回屋子里取暖。在大家围坐在火边时就会响起爆炸声。现在已经明白了:象脏冰一样的水合物遇热爆炸,转化为游离态。
    新开采的矿床具有很好的特性。一个容积的水合物状态的水化合着达二百个容积的烃气。这样每昼夜从井里排出的气体可以从十——二十立方米增加到二百——五百立方米,这就是“唤醒杜松子酒”的成果!我们要提醒人们注意,苏联约百分之四十七的领土内都有多年冻结的岩层。天然气水合物矿床可以使苏联天然气的总储藏量增加十五万亿立方米。
    这是巨大的财富,自不待言I但是怎样迫使这些气体从井里上升到管道里呢?要把晶体采到地面上来是很方便的,但是,在普通条件下水合物是不能存在的,它在旅途中会由于温度的增高和压力的降低而消逝得无影无踪。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利用普通的钻井从这些矿床里将天然气开采出来的原理。这些钻井的装备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得每装一个将岩层内固态天然气转化为游离态的装置。为此则须要使用各种方法,如降低岩层压力和提高温度。为了避免水合物迅速分解和“爆炸”,在加热和降低压力的同时还要灌入使水合物分解的物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