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中国队员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4-01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二十九日以《友好发球,中国选手》《总是握手与微笑》《请“一定到北京来”》为题写道:“中国选手们机敏爽朗地行动了,无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友好活动中,都是如此。在世界乒乓球赛的第一天二十八日,中国选手们受到了观众和记者们的注意。午后,首先是女子队同加纳对阵。比赛一结束,两国选手们就相互慰问,一再握手,关系融洽,摄影留念。还给别国选手签名。在锦标赛前一天,中国代表团再次强调了政治原则的严肃性。但是,如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话所说,他们直接发挥了‘外交使节’的作用。”
    《朝日新闻》在这篇报道中特别叙述了二十八日举行的中国和加纳的女子队比赛的情况,报道比赛结束后两国选手相互表示了热烈的友好态度,指出中国选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姿态清清楚楚地体现了出来。”
    《朝日新闻》还谈到中国选手的练球情况,写道:“直到锦标赛开始之前,中国队在东京和名古屋都毫无保留地公开了他们的练球。而且在比赛前一天,爽快地接受了前往观看练球的南斯拉夫选手提出的要求,中午饭一吃完,连一分钟也不休息就再次回到球场,和南斯拉夫选手们一起练了三小时球。这是文化大革命以前非常不可能看到的情景。过去中国对比赛的态度被说成是‘锦标主义’‘技术第一主义’和‘秘密主义’,在练球场上也是采取极端的‘秘密主义’,不仅对别国选手,而且对一般群众也是避开的。”
    《朝日新闻》接着写道:“‘比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我们是想公开比赛,以便互相学习长处,加深彼此了解。’‘我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两年多没有机会练球。现在我们的心情完全是希望向别国选手学习。’庄则栋、李富荣这些老练的选手,还有梁戈亮、张立这些后起之秀,都一致这么说。”
    前女子双打世界冠军山中教子在二十九日的《朝日新闻》上发表了第一天的观战记,其中谈到中国选手的比赛,说:“观看前我很兴奋,心想:好久没有看到的中国选手和文化大革命以前会有什么变化呢?看了以后,我感到他们的动作还是同我的期望完全一样。对中国队的总的印象是,和以前相比,气氛的改变值得特别说一说。他们说‘友谊是大目的’,事实上他们的的确确是这样做的,而且表情非常明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