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评论《无限明朗的友好气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3-31

    【共同社东京二十九日电】题:无限明朗的友好气氛,参加世界乒乓球赛的中国代表队
    名古屋消息:男女运动员都穿着一样的运动服,红色的上衣,蓝色的短裤。他们在乒乓球台前左右移动,击回迅速飞来的白球。席卷世界乒坛的中国选手拿手的”近台快攻”吸引着观众的注意,不时爆发出掌声。经过文化大革命,相隔五年来到日本的中国代表队,连日来和各国代表队进行比赛和联欢,展开了“体育外交”,成了轰动大会的主角。比赛会场——爱知县体育馆充满着这样一种气氛:人们关心“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都想看一看从“近而远的国家”久别重访的乒乓球选手的比赛。
    中国队以友好的气氛给人留下了来日后的第一个鲜明印象。在那以后也很安静,有礼貌,并采取有纪律的集体行动,他们的表情总是非常明朗,特别给人留下了印象。记者团和他们交谈时总是爽快和直率地答话。
    男子冠军庄则栋以及其他人,不管谁都善于交谈。女子老手林慧卿和年青的选手林美群直率地回答记者的提问。代表队导口同声的说法是“友谊第一,胜败第二”。代表团中的一个成员强调说:“胜利只是一两年的事情,而友谊确是永远存在的”。他还说:“老是胜利就不会有进步,因为强中有缺点,弱中有长处,正因为如此,所以,互相学习是必要的。”
    大概是因为克服了文化革命前的“锦标主义”,才这样爽朗,这样有说服力。
    也许是为了“表演新技术”,练球也较比过去公开了。这届锦标赛结束后,预定同名古屋市的中学生进行友谊赛。
    中国代表团的体育外交不仅指向日本,而且同参加锦标赛的各国代表团进行着多方面的交流。赵正洪团长不时地走访北朝鲜代表团的宿舍,加强友好。另外,同和中国未建交的国家的代表队也不断进行联欢。锦标赛开幕的二十八日,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中东的亚丁的选手们来到中国队的座位上,互换了纪念章并亲切地进行了交谈。
    女子队的第一场比赛是同加纳队对垒。林慧卿等选手在比赛结束后跑向前去,称赞十年前参加过北京锦标赛的杰克斯夫人(二十七岁)和年仅十五岁的“小选手”奥克万小姐。这足以填补断绝了外交关系的中国和加纳两国之间的鸿沟。
    在这种灵活的态度中,中国对待原则问题的态度是严峻的。对南越、南朝鲜等策划台湾加入国际乒联的问题以及对南越、柬埔寨(指朗诺集团)参加锦标赛的问题,始终表示反对。在三十日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仍将强调这一方针。但是,中国对于日本乒协会长后藤钾二在锦标赛开幕前所作的努力是给予评价的,并且表示要进行合作以使这次锦标赛取得成功。
    尽管说友好第一,但对待比赛的态度却是认真的。在第一场比赛中,对弱敌加纳(女子)和希腊(男子)都是竭尽全力进行的。在这当中,对“强敌”日本队特别关心并注意“学习”。没有参加二十八日晚上同希腊进行的比赛的中国第二号选手李富荣坐在靠椅上,全神贯注地观看了在附近进行的日本同奥地利的比赛情况。他们的斗志昂扬,还是想要夺取许久以来第一次参加的世界锦标赛的冠军
    。
    作为日中交流的“桥梁”而来日访问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在日本国民的注视中踏踏实实地创造“友好的业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