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梁厚甫美国通讯:《美国的圣诞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1-29

    【本刊讯】香港《星岛日报》在七、八两天连载驻美特约记者梁厚甫去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发自旧金山的航讯,题目是《美国的圣诞节》,摘要如下:
    今年美国的圣诞节,赋得“愁云惨淡”四个字。
    不用说,大家早已知道,(美国)今年的圣诞节,一定不符理想。早到甚么时候,早在今年三月间,已知道了。今年三月开始,旧金山市的百货公司,一律于礼拜天下午,开门营业。在以往,城市内边,礼拜天开门营业的只有药房,现在,百货公司也开门了。为甚么要开门?当然是生意不够。开门的结果,弄得售货员天怒人怨。星期天开门,伙计并没有获到例外的补薪,只是每人每年少了三天的假期。在以往,强制减少假期,是办不通的,由于美国近来失业潮汹涌,而售货员的职业,又是最容易失去,所以他们就不能不服从了。
    百货公司自然希望于圣诞节时,看到生意转机,但在圣诞节前的一个月,美施和巴黎之城两间百货公司的老板,已向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的圣诞节,营业不会符合理想了。
    今年圣诞节前夕,百货公司真的是冷落可怜,美施百货公司那位守卫员积奇,可以做证人。做守卫员的工作,就是鹰头准眼的四处张望,提防好生意的时候,有人把货物塞到奶罩内边,或者脱下帽子,把货物塞到头顶上去。但是,记者昨天在访问积奇时,他却忧哉悠哉的在那里踏方步步。问他为甚么这样的空闲,他说:“这几天,没有人高买。”积奇不说,记者也明白的,这样少的人,一眼无余,你纵使心明手快,也不敢把珠宝塞到奶罩内边的。
    和积奇谈了几句话,便匆匆的走开,从他的面目表情来看,他为着他的职业不久可能失去而发愁。
    到这里,问题是:为甚么美国今年的圣诞节,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呢?似乎是不可解释,其实是完全可以解释的。
    在圣诞节之前四天,华府(即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商务部内边,出现了一个相当隆重的庆祝会。主持的是尼克松总统和他的几位阁员。原来商务部内边,有一个记录全国生产总量的仪器,美国生产了多少物品,又生产了多少劳务(例如医生开了一次刀)都记录在这一个仪器上边,用红色灯胆来表现数字,每天二十四小时的不断闪动着。另一边就是美国全国人口的总数字。把人口数字来分生产总量的数字,其商数就是“国民收入额”。
    那天上午八时五十七分,这一个仪器就表现美国的全国生产数量达到一个Trillion的数字。中国的译法就是一万亿。美国的全国总生产到了一万亿,自然是一个动人的数字,值得庆祝的。
    不过,一庆祝,就庆祝出毛病来。华府内边,有一个名叫布鲁琼斯的基金会,这一个基金会,从一般人看来,简直是美国各种当前问题的权威。基金会的会长是戈登,他是肯尼迪时代的经济顾问。戈登开腔了,他说:美国全国总生产是用美元来计算的,数字的上涨,固然可以代表生产的增加,但亦足以表现美国通货的膨胀。究竟一万亿的数字,是说明美国生产增加呢,还是减少呢?如果用一九五八年的美元来做基数,美国的生产,这几个月来,已连续下跌了。既然美国的生产连续下跌,为甚么这一个数字却会飞跃增加呢?可以解释的理由,就因为阿肯色州有一个小村落的餐馆主人,把一碟鸡蛋烧肉的价钱,由一元二角五分而涨至一元五角。
    美国计算生产的办法,有一个大毛病,对生产,不单是计算实物,而且把劳务计算在内边。例如理发师替人家剃了一个头,律师替人打一场官司,究竟所值几何,是没有计算的标准,只要你敢写出来,就计入全国生产的数字内边。剃一个头可以是五块钱,打一场官司可以是五十万块,如果物价不断的增加,劳务也不断的增加,结果,全国总产量数字超额飞升,但飞升不能代表真正的财富。
    在约翰逊时代,大家都说,越南战费,不过占美国全国总生产百分之六。言外之意就是说:还有很长的路程,越战才会成为生产力的负累。现在已经证明,说这句话的时候,忘记了美国的全国生产的数字,全是虚数,餐店主人把一盘菜的价钱来提高,立刻影响到国民总生产的上涨,正因为虚数多,纵使越战支出是百分之六,但实际的物资支出,必然不止百分之六的。
    美国到今天,才恍然大悟,计算国民总生产的方法,原来出了乱子,恍然大悟的时候,恰在今年圣诞节的前夕,今年圣诞节之寂寞寡欢,是有理由的。
    不光是布鲁琼斯基金会的董事长戈登,尼克松政府属下的劳工部的统计局,也来浇冷水的。劳工部在圣诞前夕公布,美国当前失业的人口,已达四百六十万人,同时,十一月份的物价指数,依然没有停止上涨,虽然仅上涨了百分之○·三,但依然是上涨的。
    综合来讲,今天美国的经济,不能说是没有问题,问题的根源,实际是生产下落,而生产下落的原因,则是由于尼克松政府的抽紧银根政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