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日《每日新闻》形势讨论会纪要《希望变革意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1-26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一月一日刊登了该报召开的形势讨论会的记录,题目是《希望变革意识》。参加讨论会的有评论家江藤淳、都立大学副教授冈部达味(主讲国际关系学和中国外交史)、东大教授嘉治元郎(主讲理论经济学和美国经济)、东大教授川田侃(主讲国际经济学)、上智大学教授武者小路公秀(主讲国际政治学),司会是该报社论主笔枝松茂之。现将这个讨论会记录的前半部分摘要如下:
    (每日新闻》社论主笔枝松的谈话:
    在整个七十年代,从客观上看中国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今后的日美关系可能出现各种困难。以这些问题为中心,日本的外交也可能面临困难局面。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今后的日本外交应该怎样呢?这个问题不只是政府或政党的问题,而是全体日本国民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个问题作为全体日本人的一种对外意识问题来理解怎么样呢?
    那么,首先把日本不看成是“亚洲范围内的日本”而看成是“世界范围内的日本”,用这样一种观点来理解怎么样呢?
    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前,亚洲,特别是中国,在各种意义上都是日本存亡攸关的利害范围。我认为这种思想已经成为日本人非常深刻的潜在意识。目前不管是经济或是安全保障,从现实看并不一定是这样。日本的经济活动已发展成世界规模,现在的日本已不是“亚洲范围内的日本”,但是,在暗地里这种情绪却是相当强烈的。譬如同美国的经济关系发展得不顺利的时候,这种意识就马上表现出来,结果就认为不同中国搞好关系还是不行的。即使暂且不谈同中国的经济关系到底能否代替同美国的关系这个问题,但是,可以认为,主张优先推进对中国政策的论点,可能还是从过去的“意识”根源中滋长出来的。
    可是,在现实情况下那是不可能的事。日本仍然必须本着“世界范围内的日本”这个立场前进。同中国的关系,只不过是一个侧面——如果简单地下结论,难道不是可以这样说吗?不过,日本在亚洲的地理环境已经是无法选择的了,因此,要以在亚洲范围内陷入孤立的姿态,而又要占据“世界范围内的日本”这个地位是困难的。因此,对于援助亚洲的发展中的国家的政策,也必须按照解决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关系这个南北问题的原则来考虑。“第六元”是发展中的国家
    关于“世界范围内的日本”占有什么地位的问题,有人问道由于日本的扩展,七十年代的世界是否会形成具有美、苏、中、欧洲、日本这五元的结构?首先武者小路发言说:“从实力政策来说,的确是那样的,不过,象日本这样,周围都是发展中的国家,如果同这些国家不保持着开放的关系,就无法生存下去。对日本这样国家来说,不考虑落后国家和先进国家之间的问题,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世界。由于形成了五元,所以如果只看大国方面,对身边的细节问题就顾及不到了。”他认为应该把“第六元”的发展中的国家——“南方”的各国考虑在内。嘉治元郎强调在多元式的世界范围内日本经济的广泛发展,他说:“在世界贸易中,日本所占的比重未必很大,但从原料的进出口这一点来看,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日本购买多少原料煤,购买多少铁砂,都影响着世界市场的情况。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实际结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只考虑日美关系,或日中关系,是不对的。我认为,必须按照日美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或者把它放在五角关系,如果再加上发展中的国家就是放在六角关系中来考虑。”川田侃也同意指出南方的国家的重要性,他说:“作为商品和资本的输出市场,过去南方国家所占的比重对日本来说是很大的,而今后还将越来越大。”
    那么,日本在亚洲占有什么地位呢?这一地位又是和“世界范围内的日本”怎样重叠在一起的呢?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说法,认为“这种评价本身是和把亚洲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的想法有联系的,是危险的”。武者小路说:“问题就在于认为亚洲国家都是和日本采取共同行动的国家。在亚洲,p本和中国竞争,同美国之间也出现了问题。虽然已经造成了向美国一边倒的形式,但是这里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是不要认为亚洲国家是和日本采取共同行动的国家,而是要使日本在世界上扮演更加活跃的角色,这样从亚洲周围的国家来看也可能就不认为是威胁了。”嘉治说:“人们常常谈到亚洲。从地理上来说,确有远近之分,从历史的意义上说也有关系深浅之别,但从今后的技术进步这一点来考虑,单纯的地理上的远近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的问题了。只拘泥于这一点来规定日本的地位,这难道不是危险的吗?”
    江藤淳更前进一步地断言:“势力范围的思想是以军事力量为背景而形成的,日本今后也不会拥有这种军事力量,拥有军事力量妨碍日本的繁荣。”他还就独特的“奸细式的渗透论”作了如下的展开。奸细式的渗透方法
    “放弃‘势力范围的思想’可能是变革意识的重要关键。代之以游击式地、奸细式地向全世界的渗透。就是说,要作为表面上看不见的势力而开展活动。在五元结构中,能够看得见的最好是美、中、苏、欧洲,而希望日本成为看不见的力量。可以认为,经济的微妙演变,实际上就要求这样做。”
    关于这个问题,川田谈了补充的意见,他说:“所谓势力范围也好,利益范围也好,这种想法固然有时是以军事力量为背景的,但相反地有时也是由于商业上的扩展,或由于其他经济上的各种关系而一点一点形成的。这是提出重商主义以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从这一点来说,即使不伴随军事力量,在某一特定地区集中地进行这种经济上的扩展,也仍然是有问题的。”亚洲的“北方巨人”
    但是,亚洲从地理上来说是日本的近邻,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冈部达味在谈到这个侧面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日本在亚洲建立势力范围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成为问题的,而且日本非常近似非亚洲国家,从东南亚看来,日本就是一个‘北方巨人’。”(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