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英《中国政策研究小组会刊》评介《中国震撼了世界》一书时说:中国的成就使“超级大国”坐立不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12-28

    【本刊讯】英国《中国政策研究小组会刊》最近在《书评》栏中刊登了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杰克·贝尔登著的《中国震撼了世界》(根据一九四九年的第一版重印,欧文·拉铁摩尔重写了序言),《每月评论》月刊出版社一九七○年分别在伦敦和纽约出版。
    《中国震撼了世界》是一本精采的书,书名是非常合适的。这本书恰巧是在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一周年时再版的。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以来,世界上的统治者们一直用恐惧的眼光注视着中国,当作者最初选择这一书名时,他认识到,日本侵略者被击败和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政府被推翻,是中国的一个时代结束的标志。从那时起,就不会允许任何外国侵略者阻挡革命的潮流:“正如一个人拿着扫把不能阻挡洪水一样,冲破堤坝的洪水没有人能阻挡这样的潮流。”那时,贝尔登还不能预料到,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方面取得激动人心的进展的二十一年的过程中,中国将成为使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坐立不安的怪影。他也不能预料到中国革命对其他仍需要争取得到解放的人民所产生的影响。一九四九年,中国震撼了世界,革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用事实证明,所谓穿草鞋的赤色匪徒不可能消灭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的说法完全是一派胡言。后来中国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世界,一再证明那些心怀敌意的人和预言它要失败的人破产了。
    虽然贝尔登看到并赞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的战争中的目标以及它为了人民群众的解放而采取的行动,但他表示担心“正在兴起的阶级”有成为专横拔扈的官僚和失去革命热情和人道精神的危险。因而他预料到后来出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揭露和克服的一些危险倾向。他怎么也不会预料到,几乎在一代以后进行的文化革命中,又号召运用他在革命战争期间曾经称赞过的那些原则
    ——依靠群众和坚决对所有反动派加以限制——以维持人民在作了很大牺牲以后赢得的地位。这本书的巨大价值在于它生动地显示了人民战争的进展。
    《中国震撼了世界》一书详细而热情地叙述共产党人如何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领导农民“站起来,为他们将来的问题求得一种答案。不管是好是坏,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使千百万人民意识到个人地位”。贝尔登是经过多年同城市和乡村中的穷人和被压迫的人进行密切的个人接触之后得出他的结论的。贝尔登是在一九三三年作为一艘名叫“约翰逊总统号”的大破船上的一个身强力壮的海员到达香港的,当时他只有二十三岁。他跳上这艘船时身上只有一角钱,他当时非常想看一看“东方”。原来他打算呆两个星期,结果呆了九年,他在一九四二年回到美国,在一九四六
    ——四九年这个具有决定性的时期又到中国去了。
    他对中国的语言懂得一些,并且很想亲自看一看一般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想法,因此他设法到国民党统治区和解放区进行了广泛的旅行。
    这本书不仅仅报道情况和讲故事。作者还分析了革命的重要意义。
    “象其他任何伟大的社会革命一样,中国革命的前提是:(1)社会正在陷于土崩瓦解,它病得很厉害,因而已经不能够解决国家的紧迫的问题,也不能够解决它的人民的生活问题。(2)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敌视现政权,并且有一种革命的情绪,他们已经绝望,因而宁愿作出最大的牺牲,并采取最极端的、甚至是自杀的手段来挽救自己。(3)已经完全失掉创造力并对自己使社会摆脱死胡同的能力失去信心的统治集团中间出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4)有一个能够利用上述一切因素的新的集团或政党能够控制社会,并实施自己的挽救社会的计划。”
    贝尔登对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详细介绍是一种研究我们的时代的很有价值的材料,在我们的时代,“主要的倾向是革命”。拉铁摩尔教授在这个新版的序言中说,这本书在重要性方面可以同美国其它两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著作——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威廉·欣顿的《翻身》相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