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读卖新闻》前驻苏记者文章:苏联真相(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10-01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连载该报记者森本写的《列宁的子孙们——苏联真相》的第五篇文章,题为《国防教育——帮忙的战争纪念物》,摘要如下:
    五月九日的莫斯科也已经是仲春了。在莫斯科大剧院前面的小公园里,紫丁香花正在吐艳,七、八个人一伙的中年男子,紧密拥抱,其中也有互相亲吻的,以这种方式享受着重逢的喜悦。这样的人群,从早上开始出现好几伙,随后就消失在大街上。今天是对德作战胜利纪念日,他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友。
    战后已经二十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苏联国民中留下的记忆至今仍很强烈。
    而且最近二、三年来,有一股纪念战争的热潮,其中有朱可夫元帅等将军们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拍摄的描写从开战到攻克柏林的大部头电影《解放》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纪念战争的热潮,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这是因为要利用国民维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朴素感情,来提高国民的爱国心和国防意识,进而把它转化为维护和巩固现行制度的力量。这种“振作精神运动”的气味很浓。
    去年十月,我到靠近中苏边境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旅行。有一次我拍摄闹市大街的照片,把散步中的士兵也照了进去,结果受到两个青年斥责,胶卷也被警察没收。在莫斯科,有的日本人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另一方面,军方在军队里加强了政治教育。今年四月,曾参观了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师。这个师对士兵每周进行四个小时的政治教育,使用的教材是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列宁诞生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就是说,现在这种“国防热潮”,是在捷克骚动与中苏对立的形势下,在控制意识形态的同时酿成的。因此,有的西方人士就推测说,这是勃列日涅夫政权重视军方的表现。
    莫斯科的大街上,士兵很多。其中还有站长蛇队提着买东西用的口袋的“上校先生”。没有公开发表过军人的薪金,但是,一般都说职业军人的薪金要比民间高出十分之二、三。
    据说,服役期间的士兵每月发给三卢布到五卢布,而刚出军官学校校门的少尉就拿一百二十卢布,当了校官是一百八十到二百五十卢布,师长一级的将官是四百至五百卢布。
    西方的军事专家们认为,这样一来,再把与美国相匹敌的从导弹到自动步枪的武器装备费用计算在内,对每个兵员至少要支出一万五千美元的金钱。据说在美国即使在平时每个兵员也要花费二万美元以上,这样看来,苏联还是“省钱”的。
    但是,如果以对每个兵员支出的费用来推算,苏联的实际军费开支估计在五百亿美元左右,即为写在预算上的国防费一百七十亿卢布的二倍半。
    一位苏联中年妇女,看了被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苏联陆军多瑙河演习的记录影片后说:“每当我看了这种军事演习或者开发宇宙的电影之后,就想,这要花费多少金钱、占用多少有聪明头脑的人力呀?”她切实地感到了“导弹和黄油”之间的矛盾,她大概对现在的国防热潮还有想不通的地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