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读卖新闻》前驻苏记者文章:苏联真相(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9-29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刊登的森本的文章《列宁的子孙们——苏联真相》的第三篇,标题是《教育妈妈——进入名牌学校也可以走后门》。摘要如下:
    在苏联,七、八月份是学校招考季节。每当这个时候,常可以看到在莫斯科大学的周围有心神不定的中年妇女。这就是那些在等待应试完了出来的孩子的妈妈们。在苏联也出现“教育妈妈”——这意味着大学成为“通往上等人的必由之路”,考试竞争激化,而且学校之间也产生了差别。莫斯科的“名牌”学校,是莫斯科大学和巴乌曼工业大学,有些系的竞争率达到七、八倍。
    因此,家庭教师很盛行。在街头的电线杆上,还可以看到贴着这样的纸条,上面写着“教授应试物理,本人是莫斯科大学学生”。听说这种家庭教师的“行情”是这样的: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一个月三十——四十个卢布。
    也有走后门入学的情况。据说,在哈萨克共和国的首都阿拉木图,有一名教师,在三年之内,照顾了十三个学生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入学,从而赚了一千六百七十五个卢布。经发现后,被判处剥夺八年自由的处分。
    这种考试竞争,也不得不影响教学的内容。特别是在城市的中学里,看来重视升学考试教育的倾向正在增加。
    此外,还听说和日本一样,在一部分学生中还有一种空气,进了大学以后,学业上只要不留级就可以了。在苏联的大学里,在每年两次的定期考试中,凡有三门考试不及格的,就要勒令退学。一个大学的副校长曾哀叹说:还有这样的学生,在五年修业期间,他总是巧妙地在期终考试中把不及格的科目保持在两门的程度,最后确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以“超低空飞行”的水平毕业。
    另外一方面,现在在苏联有一个大课题,这就是要转变教育体制以适应技术时代的需要。
    其特点是,第一,将劳动教育的时间缩短为每周两小时,节余下来的时间用于人文科学方面和自然科学的讲授上去。在这种新的制度中,可以说是确定了这样一种思想,即不是简单地学习劳动技能,而是要进一步提高基本的科学技术的讲授水平。
    第二,必修课程的时间大大减少,相反,选修课程的时间增加。过去,只有九——十年级每周才有两个小时的选修课程的讲授,现在从七年级就开始有选修课程。
    但是,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质量。因为选修讲授制能否成功全在教师能否充分地发挥学生们的才能。
    在苏联,中、小学教师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是女教师。因此,有一种强烈的反映,说是把男学生变成女人了,“他们正在失去他们特有的独立性、积极性和计划性。”而且,教师们由于忙于教课和其他杂务,被称为是“全国最繁忙的职业”,尽管如此,工资在刚任教时,是八十个卢布,比苏联整个平均工资要低得多。结果,就产生了优秀的年轻教师改行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似乎出现了教师不足的现象。
    正如日本的战后教育产生了一代“现代儿”一样,苏联的新教育,看来也将会产生出一代新型的人。在考试竞争日趋激烈的过程中,要适应技术时代的苏联教育,正在面临着一个大的转折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