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新闻》文章《建设七亿人民的国家----中国》(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9-25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从八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二十九日连载了该报“亚洲问题研究会”的一篇题为《建设七亿人民的国家——中国》的文章。
    该报在这篇文章前面所加的按语说:“中国的积极的外交活动,最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再次派大使去各国赴任,外交阵势也正在稳步而顺利地展开。不论是呼吁亚洲、非洲地区结成‘反帝国际统一战线’也好,或是以中法关系的新局面为轴心的‘同西方世界共处的热情’也好,恐怕都是象征着中国从原则立场出发,谋求扩大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权的姿态。文化革命后,对外贸易也已经恢复,并且正在向扩大的基本方向前进。从‘外交是内政的延长’这个国策上来说,支撑这种对外姿态的内情怎么样呢?现在让我们从生活情况到工农业的现状来谈一谈中国的国民经济。”
    这篇文章全文共分五章,摘要连载如下: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文化生活教育运动
    从掀起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以来,中国就一直把充实和加强临战体制作为国家一切建设的基本任务。中国的方针是:“加强万无一失的体制,以便对付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指苏联)随时挑起的任何战争。”而且从一九六八年秋,直辖市、省、自治区等一级的革命委员会在整个大陆上成立后不久,《人民日报》作为改革的方向,就下列题目在报纸上展开了讨论:(1)农村的生产大队接管公立小学;(2)关于农村的医疗卫生制度;(3)贫农、下中农是否可以管理农村的商业;(4)应该怎样办社会主义的大学;(5)应该怎么样办好干部学校。
    这五个题目的着眼点是要通过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教育改革和干部的再教育来培养新的一代和利用现有的干部,并且以此为基础“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文化生活,这些方面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然而作为“成名成家”的手段、成了“修正主义温床”的旧教育制度被打破之后,造就人材的道路现在正“从摸索向实行”的阶段过渡,如果从这种观点来看,就可以说文化革命尚在继续进行之中。
    在“备战、备荒”这样的口号下,为什么造就人材的问题作为国策的核心而如此加以强调呢?现在又重新高喊:“给农村带来光明”,其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当年抗日战争中毛主席从延安发表了“政治动员令”,“号召动员一切力量!”。
    八路军的农村工作就是遵照这一指示进行的。被排斥的农民
    然而,建国后二十年,在中国还没有义务教育的制度。贫农的孩子们即使人了新办的公立学校,也会被知识分子出身的教师说成“教这些傻瓜,升学率低,妨碍自己出名”而被撵出来。农民们在《人民日报》上的讨论中,倾吐了“在刘邓路线下被排斥的怒火”说,过去在村里自己组织的曾被认为是不合法的小学校里学点写写算算就已经是难得的了。
    现在,造就人材是以“政治动员”作为目标。首先,在农村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小学和中学;在城市由工厂街道委员会管理,并且把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的修业年限从六、三、三制缩短为五、二、二制。同时,在理工科方面,正在把从高中升入大学的路线变为高中——生产岗位——大学
    ——生产岗位的路线。而且在农村,小学教育也渐渐地向一般农民开放了门户。“赤脚医生”也正在迅速地普及。它是消除农村缺医的办法,使农村的青年在短期内达到军队里卫生兵的水平,一个村庄至少要产生一个“赤脚医生”。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同样是通过《人民日报》的连续讨论要大体上固定下来。不容忽视的是,从去年八月医药品、医疗器械包括抗生素在内价格的大幅度降低,成了一种促进剂。普及有线广播
    作为“政治动员”的标志,文化革命期间在农村有线广播网明显地普及了。解放后,在农村无论哪一家都把暖水瓶作为“文明开化的标志”而普及了。假如说“暖水瓶文化”是标志从战乱和遭受国内外的掠夺下获得了解放、生活稳定的象征的话,那么现在的状况也许可以说“有线广播文化”给与了农民“参加政治的思想”。农业:借丰收的机会进行贮备,为备战而厉行节约加快建设仓库
    国家收购夏收作物的工作,今年大体在七月底就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真是名副其实,“七十年代农业战线上第一仗取得了胜利”。
    并且在“备战、备荒”这个建国的基本方针下,开始加快建设仓库。
    真的,农村的气氛正在变化。一九五九年以后由于三年连续的自然灾害,当时那种愁眉莫展的样子已经在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前扫清了,可是生活的稳定造成了“已经不需艰苦劳动”、安于现状的情绪,形成了作为“一驯服工具”的农民形象,这是不能否认的。因此也可以说当时是出现了忘记过去的苦,满足于丰收的农村风气。文化大革命制止了农村中的这种倾向。(待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