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驻北京记者评述:我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深入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7-30

    【本刊讯】东京消息:日报对我《红旗》杂志发表总结清华大学教育革命经验的《为创办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而奋斗》一文极为重视,《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都刊登了日驻京记者的报道,《日本经济新闻》并发表了短评。
    《朝日新闻》二十三日刊登该报驻北京记者秋冈二十二日发回的一条消息,题目是《中国大学从理工科开始恢复招生,样板是清华大学,选拔对象是工农兵》,消息说:
    《人民日报》二十二日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杂志《红旗》第八期上刊登的驻清华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文章,题目是《为创办社会主义理工科大学而奋斗》。这篇文章说,中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北京清华大学从去年三月开始逐渐招收新生,去年一年共招收了六百名,今年计划招收二千五百名,现在已招八百人。在中国,自从文化大革命以来,各个大学都停止招生,而专心致志于教育改革,但理工科大学的教育革命似乎已经开始顺利地向前发展。
    在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革命也从改造知识分子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观点出发,动了一次彻底的“手术”。采取了全面缩短学制的方针。虽然还没有形成全国一致的学制,但是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正在进行把学校置于工厂和人民公社管理下的试验。
    而另一方面,在大学,文化革命的初期和中期,大学红卫兵积极进行了所谓打倒走资派的活动,而在后期由于一部分大学一再发生武斗,打乱了步调,所以由人民解放军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接管。然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成了重建工作做得好的模范大学。
    招生的准则,一般是以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年龄在二十岁左右,文化程度相当于初中、高中水平的工人、农民青年和解放军战士为对象。除设有二年至三年的普通班外,还有一年左右的进修班,还开办多种形式的科学研究班、业余大学以及专题短期训练班。它的特点是不再采取由高中升入大学这样一条直接联系的升学路线。这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毕业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据认为,清华大学决定招收新生意味着学校内的教育革命特别是重建教师队伍的工作已经走上轨道。
    中国的教育革命正面临着一面总结基本经验一面实现新发展的时期。发表清华大学的经验,是提出了恢复大学的一个样板。
    《每日新闻》二十三日登载共同社从北京发回的一则电讯,题目是《中国的清华大学不久即将按新制度复课——研究与生产直接结合》,这则电讯说:
    二十二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进驻中国最高级的理工科大学——清华大学的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总结教育改革经验的文章。这是一篇正式的重要文章,它透露了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中国大学制度的情况,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据文章说,清华大学的新学制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工人阶级掌握着教育革命的领导权;(2)在对原有的教师进行改造的同时,采取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的技术人员与原有的教师结合的方式,建立教师队伍;(3)学校与工厂相结合,学校办工厂,把教育、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结合起来;(4)招收有实践经验的人入学。在把学问研究和生产直接结合起来,不再使大学成为“象牙之塔”方面,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遵照毛主席的“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一指示,进驻清华大学,进行了教育改革。
    中国的大学在文化大革命开始的一九六六年,废除了过去的旧制度,以后就一直处于过渡性的状态。
    从这篇文章看来,今年开始,清华大学似乎正计划根据新制度正式上课。
    《日本经济新闻》在评论中说我教育革命的“明确路线正在扎根”,“教育革命从思想方面出发,终于进入了涉及(改革)制度的局面”,“正在静静地从摸索阶段过渡到实行阶段的教育革命,将成为决定对文化革命的最终评价的关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