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英《泰晤士报》评我人造卫星成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4-29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二十七日发表了一篇题为《东方红》的评论,摘要如下:
    中国人按照他们在他们那个关闭的世界里办事的方法,总是用一些重大的事件使人大吃一惊。他们在核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的出人不意的跳跃尤其使人不安。他们的保密习惯使他们这次发射那颗规模相当可观的卫星的事情,具有一种有力和威严的气氛,这种气氛使俄国感到惊恐,使世界感到惊讶,使富于自尊心的中国人民感到振奋。
    这是个具有世界意义的行动。已经有消息说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家们感到不安,虽然想必这两个国家对于可能要出现些什么事情是心中早就有些数的。在俄国人说来是十之八九预测到,在美国说来则是肯定预测到——通过莱尔德先生和别的人的嘴巴——中国有能力在今年年内试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然而,预测是预测,现实却总是甚于预测。已经发生的这件事情使某些老问题增加了尖锐性。中国是怎么实现这样的大跃进的?这件事现在又预兆着什么?
    威信的提高是北京在报道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中国人最坦率地表示高兴的方面。人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力量,也不能否认技术方面的巨大进展——至于这种进展是在什么环境下实现的我们是一无所知——的作用。
    尽管如此说,中国境外的人,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势必会感到严重的不安。周末的那件新闻肯定将影响俄美关于限制战略武器问题的会谈。美国和俄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愿意实行放弃反弹道导弹屏障的计划。为保持这种防御性屏障提出的理由正是怕中国的潜在的核力量。当然,中国的卫星可能促使美国和俄国比较接近于达成核协议,但是,美国和俄国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大可能让中国不断宣称他们担心发生的那种事情——美苏会勾结起来反对它——成为事实的。
    中国是一个又大又神秘的国家,是一个核大国,对任何世界组织或国家集团或任何有关核问题的协议,它都置身于外。在联合国,也没有让它参加。它既未在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也未在防核扩散条约上签字。这道沟早晚是需要填起来的。莫斯科和华盛顿有充分的理由知道存在着困难和挫折。但是,需要还是需要。这一点,每隔一百一十四分钟就在提醒人们一次。
    【本刊讯】英《每日快报》二十七日刊载题为《带来的信息》的文章说:中国空间卫星,绕地球运行,夸耀它取得的技术成就。中国是拥有核武库的特殊国家之一。它是一个世界大国。
    但是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这个事实突出地说明了联合国的荒唐。事情不仅是这样。它还表明,排斥一个国家反而迫使这个国家狂热地发展它自己的资源。孤立显然没有使得中国退缩。很可能已经使它更加愤懑和倔强了。
    这就是这个卫星带来的最重要的信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