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将迅猛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4-26

    【本刊讯】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机关报《国际贸易》七日报道了该报编辑部举办的座谈会纪要,标题是《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席座谈会的有亚洲经济研究所职员小岛丽逸、本州大学教授菅沼正久、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常务理事森田尧丸。摘要如下:
    司会:去年《红旗》杂志第十期发表了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的文章以后,今年又发表了题为《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的文章。这是解放后二十年中国经济建设的总结,并且系统地说明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方向。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们都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就是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希望大家联系这一点谈谈。
    菅沼: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这就是六亿人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因素这种想法的哲学基础。就是说,不是先有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而后提出总路线的。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建设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就是从这样的想法出发,提出了同时发展,也就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小岛:人民公社是权力机构。从经济上来看,是包括商业、工业等等各种经济活动的形态。从这个意义来说,社会主义的概念为之一新了。我想文化大革命以后的经济建设方向基本上都集中地体现在五八年提出的经济政策里。
    司会:可是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总是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菅沼:在谈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时候,是以下列思想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毛泽东)最近,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写作小组写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说法:“不仅中国同外国的关系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且中国各地方也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想想中国土地的辽阔,我觉得这是现实的妥当的方向。并且这样,工业建设如果能够更快、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同外国交流的规模也就大起来。还应该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
    小岛:我认为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当前世界状况下是非常重要的。想想十年、二十年以后,象中国那样没有外债地经营下去,就必然要加强经济的交流。
    菅沼“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办法是不造成内部矛盾,能够极迅速地发展工业的可靠办法。
    有人说,中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所以自力更生能够解决循环的问题。只这样说,是错误的。资源不是单纯地自然存在,和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过去日本的满铁技术人员不管怎么钻探,在“满洲”也没有发掘出石油来。但是新中国建立了,就在大庆发现了油田。我想这不是偶然钻探出来的,而是资源本身同实际能够发掘、开采、加工的社会制度有关系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里面是包含着资源的阶级性的。
    森田:同意这样说法。日本是从成本方面着眼,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使煤矿遭到破坏。而中国的煤炭化学比日本先进,采煤方法也先进。煤炭、碳化物、乙炔、氯乙烯的制造技术在日本是过时了,但在中国却正在开发。
    菅沼:看了资料,知道二十瓩的水力发
    的
    电站建设了不少。中国以自己的力量能够发展这样的东西,并且在发展城市的时候都采取农村城市化的方针,所以我想小型水力发电站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发挥作用。
    司会:现在大家都谈到地方工业很活跃。这个问题希望更深入地谈谈。
    小岛:我觉得也不能否定军事上的意义。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发展地方工业是符合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合理性的。
    森田:苏联根据成本计算,曾经从日本进口生产三十万吨尿素的工厂所需要的合成塔。但是中国的基本做法不是成本核算的问题,而是说农民能够自己干。
    司会:今后中国的技术人员将以什么形式发展下去?
    小岛:目前中国的模范人物陈永贵,在日本是作为组织者为自力更生而努力的人物来介绍的。然而偏偏不介绍他是“土农学家”。陈永贵制造了适应大寨土地的农具,又安排肥料。这样的典型人物在当前的中国正大批地涌现出来。这种趋向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是有巨大影响的。
    菅沼:说工业同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一种对工业的神秘思想,由于一九五七年、五八年大跃进中的土法炼钢,初步打破了。因此,从技术的神秘思想中解放出来,这就是今后技术进步的基本方向。
    森田:日本的技术革新,如果剥掉画皮来看,它的苦恼就在于从公司利益第一出发,压制了技术发展。谈到这一点,如上所述,中国却没有阻碍技术发展的因素。否定了苏联式的专家路线,而是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这样的态度蕴藏着不可限量的广阔前途的可能性。
    司会:最后请谈谈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展望。
    菅沼:我估计,去年中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可能是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我想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技术革新有了相当的进步。
    另一个因素是这种技术革新的基础在于政治思想的提高。进行政治思想领导的是进到工厂支援工业的人民解放军支左部队。这个作用是应该予以很大注意的。
    森田:谈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展望,总而言之,至少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末期就会有社会主义经济的大发展。如果中国经济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到一九七○年末,贸易量也可能达到目前几倍的数字。由于蕴藏着这样的可能性,所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迅猛前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