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国际时评》载文谈中美苏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0-02-25

    【本刊讯】日本鹿岛研究所发行的《国际时评》今年一月号登载该所专务董事茂木政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苏中关系的展望》。摘要如下:一、美苏关系以尼克松为首的美国最高领导机构对苏联的不信任,基本上没有改变,苏联领导机构对美国的猜疑,也已成为一种固定观念。但是,双方已经面临着顾不得这种感情和信念而下决心开始谈判的局面。二十五年来的核军备竞赛的结果,在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投下了抑郁的暗影。美国每年的军费约为八百亿美元,这样巨大的支出继续了二十五年。但在近年来出现了通货继续膨胀,保卫美元,工业军事集团的弊害等情况,先是从经济方面开始感到伤脑筋,而随着越南战争的长期化,终于变成了深刻的政治问题。过去,五角大楼的要求几乎可以无条件地在国会通过,但在一九六九年初,这种惯例被打破了,围绕着政府提出的反弹道导弹网的预算,展开了尖刻的论战,这项计划虽然以赞成与反对所差无几的多数而勉强通过,但它突出地说明了美国在为军费的重压而苦恼,这是一个新现象。苏联的情况也是一样,不,我认为它比美国还更加苦恼。
    苏联为了在核武器的数量上同美国保持均衡,不得不牺牲了很大部分的民需和和平工业。如所周知,今天苏联在衣食住等方面的国民基本生活水平,不仅赶不上美国,也赶不上西欧各国和东欧的一部分共产主义国家。其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军备竞赛。苏联在内政方面受到沉重的军费压力的程度,远远地超过了美国。
    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限制反弹道导弹和多弹头分导重新进入大气层运载工具。停止这种竞赛,进行更加经济的、合理的保持核武器均衡,实在是一项困难的工作,这项工作可能在七十年代的初期进行。如果能够前进一步或半步,那么美苏就能真正地和平共处。
    这是新的七十年代的美苏关系的最大着眼点。二、美中关系美国的遏制共产党中国的政策是亚洲政策的基础,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对共产党中国的看法和所感到的共产党中国的威胁,最近颇有变化。
    实际情况是,主张极端的遏制政策和极端的调和政策,恐怕都是少数,大多数是主张一面警惕一面设法以某种形式接近共产党中国。然而,这些议论的共同之处是不危及台湾的地位。如果是这样,那么,从美中双方的基本立场来看,实际上打开美中关系是不容易的。但,至少是有一种与过去不同的,即寻求共处的方式的气氛逐渐地增强了。这种气氛很可能为美国的收拾越南战争以及中苏关系的演变所左右。三、中苏关系中苏关系不仅比不上美苏关系,也比美中关系更坏。一度曾纷纷流传苏联要对中国发动战争,从中苏关系的现状来观察,这种可能性不能一概否定。
    今天,苏联在国际关系方面,是主张维持现状的最保守的国家。在第二次大战掌握到手的对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统治权和德国的分裂状态,是不能改变的,这是它的外交的核心。对于所发生的有可能打破这种现状的纠纷,它都猛烈地反对。因此,对于所谓民族解放战争,虽然在概念上是支持的,但实际上都在极力地制止它扩大。对于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的想法,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不同。
    所以,它同共产党中国有着根本的利害冲突。不管共产党中国怎样抓住这一点来攻击苏联,苏联也不会改变维持现状的政策。勿宁说,这种倾向反而会进一步加强。
    中苏关系,今年仍将是一进一退的形势。
    苏联为了得到一个有利于对美国谈判的材料,很有可能作出中苏和解的姿态,展开牵制外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