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美联社报道:苏西伯利亚工人不断外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9-12-27

    【美联社莫斯科二十日电】克里姆林宫正在企图以多给工资和提供好办法、更好的居住条件吸引熟练工人到缺少劳动力的西伯利亚去。
    但是,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某些地区,工人离去的速度比到这些地区去的工人的速度要快一倍。结果,五年计划的指标无法达到。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巴伊巴科夫最近重申克里姆林宫仍然对西伯利亚“劳动力来源特别紧张”的情况感到担扰。
    工人的外流和补充工作的缓慢所造成的经济的混乱,每年估计要使苏联蒙受二十二亿美元的损失。
    曾经访问过西伯利亚一些工业区的外交人士说,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得要命”。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华氏零下二十二度。有些市镇是那么的偏僻,以致消费品的运输费高得惊人。
    在某些工业区,房屋的建筑费比俄国中欧部分的建筑费高三倍。
    许多俄国欧洲部分的大学的毕业生被分配到西伯利亚去工作,期限是三年。
    有的在期满前就设法溜之大吉,其他大多数人都在他们完成了三年的任务之后即永远离开那个地方。
    他们抱怨那里的原始条件、糟糕的卫生设备、缺粮、缺少文化活动和比俄国欧洲部分高一倍以上的生活费用。
    【本刊讯】英《论坛》周刊十一月二十一日刊载一则报道:
    苏俄似乎正在遇到严重的人口和就业问题。第一,向西伯利亚移民的工作已取得一半成效(仍然有移民到那里去,但是有更多的人离开)。第二,在中亚各共和国和高加索存在着严重的就业问题。据波克希谢夫斯基教授在《自然》杂志上载文说,自从一九五九年以来,离开西伯利亚的人比到那里去的人几乎多了四十万。乌拉尔的情况更加糟糕,移民的净流失数接近六十万。
    据说西伯利亚人口外流是由于消费品缺乏、住房紧张、交通不便、学校不够、气候寒冷、粮食不足、工资低微。
    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这位教授要求政府特别进行劝说。“实际上需要的是,在整个生活条件方面要给予明确的优越条件。这种优越条件一定要补偿比较糟糕的自然条件。”
    中亚各共和国和高加索的情况看来是这样:工业的发展是靠从东部和西部吸引熟练工人,而不是靠重新训练由于农业机械化而过剩的当地的非熟练工人。
    因此,已有八十万人被吸引到中亚,有七十五万人被吸引到北高加索,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劳动后备力量”。波克希谢夫斯基警告提防,如果听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产生因迅速发展而造成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