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本《朝日新闻》载文说,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是对殖民主义的重大挑战,是非洲划时代的铁路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9-12-27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三日译载日本《朝日新闻》(九日)的一篇文章,摘转如下:
    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她的邻国赞比亚,约有七百名中国技术人员正在热带的丛林和荒原上踏勘,进行一条巨大的铁路线路的测量工作。这条“坦赞铁路”的铺设,将使世界上产铜占第三位的赞比亚的铜,不必经过白人统治的罗得西亚而到达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出口,这是一个非洲划时代的铁路兴建计划。
    这条坦赞铁路是非洲的新动脉,全长约一千九百公里,由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预计明年春天动工,五年内修通。这个建路计划也是“黑色的非洲”对“白人非洲”的一项重大挑战。
    打开非洲的地图,可以看出铁路线非常稀少,即使有一点点铁路,也是东一节,西一段的被分割在各地。十九世纪塞西尔·罗斯(按:此人是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主义者,津巴布韦就是他占领的,并狂妄地以他的名字罗得西亚命名)曾计划在开罗(阿联)—开普敦(南非)之间筑一条纵断非洲的铁道,但是一百年来始终未能建成。葡萄牙也曾企图从葡属安哥拉的罗比特起,经刚果(金)、赞比亚、罗得西亚,到莫三鼻给的贝拉,筑一条铁道,也未实现。现在除了南非之外,几乎所有非洲的国家都没有铁道网。一些内陆国家更是落后,如乍得和尼日尔境内,至今完全没有铁道。
    铁道不发达,加上自然、气象条件的不利,造成了各国工业落后。由于建筑铁道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超的技术,不是所有的非洲国家的能力所能办、到的。
    赞比亚原是英属北罗得西亚,一九六四年独立。人口约四百万,几乎全部是黑人。赞比亚有丰富的铜矿,估计埋藏量约八亿吨。但是这个国家在地理上处于非洲内陆,没有出海口,它的大量铜矿就难于输出。同时输入和输出的物资也非依赖白人统治的罗得西亚或葡属莫三鼻给、安哥拉等“白人统治的非洲”的铁道不可。运输命脉掌握在白人殖民主义者手中,就多方受到“白人非洲”的牵制。例如罗得西亚和葡萄牙鉴于赞比亚支持非洲民族主义的武装斗争,就考虑抵制赞比亚的输入运输。
    为了摆脱受“白人非洲”的控制,赞比亚决定通过坦桑尼亚境内兴建一条铁路。最初曾向美国、英国求助,但被拒绝。但是中国在一九六五年就答应支持兴建这条铁路。一九六七年在北京,周恩来总理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签订了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同年年底,中国的铁道勘查设计代表团到达了达累斯萨拉姆。今年十月,大批筑路器材物资运到了坦桑尼亚。十一月,以铁道部副部长郭鲁为首的中国政府铁路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签订了三国关于建筑坦赞铁路的补充协定。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在今年八月宣布全国铜业国有化,把英美资本手中掌握的铜矿开采权拿回来。由于有了坦赞铁路的计划,也就增强了赞比亚收回矿权的自信。
    坦赞铁路的建设费据说为二亿五千万到二亿八千万美元,几乎全部是中国方面提供的无息贷款。北京单是对坦赞铁路提供的资金是一九六○年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中最大的一项,反映出中国对这一计划意气风发的积极姿态。坦桑尼亚是非洲国家中和中国最友好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技术人员派到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工作的,据说在三千人以上。对中国来说,坦赞铁路的完成,确是更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信。
    对于中国的动态,美、苏、英国虽然表面上保持“静观”,但在铁路兴建途中,未尝不会采取对抗措施。这条铁路开工兴建后,非洲国家也将加强协助和支持它的完工,因为非洲国家认为这是“黑色的非洲”的运输手段,是打击“‘白人统治下的非洲”的重要措施,它将推进非洲统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坦赞铁路的兴建和围绕这条铁道的非洲各国的动态,表明西方国家在非洲已处于夕阳西下的状态。
    这条铁道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是她们打开自己命运的途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