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日本《东京新闻》报道:苏修军内派系斗争日益加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9-05-29

    【本刊讯】日本《东京新闻》十二日晚版登载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采用陆、海、空、战略导弹、防空的五军制度的苏联军部,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三个集团。第一个集团是以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华沙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总司令雅库鲍夫斯基、总参谋长扎哈罗夫等人为核心的野战派。这是目前的主流派,主张不问是全面核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原有的兵力仍然要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个集团是以克雷洛夫元帅(战略火箭部队司令)为代表,完全相信过去赫鲁晓夫的理论,认为应该以发展和加强攻击导弹为国防的核心。第三个集团是以崔可夫元帅(民防总监)为首的集团。这个集团认为“反弹道导弹导弹是防止核战力的攻击、保卫苏联的最好方法”。
    这三派的争论在赫鲁晓夫时代就不仅是军部,连政治、经济方面的领导人也卷进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尤其是最近,“是大炮还是黄油”的争论在克里姆林宫的鸽派和鹰派之间越来越激烈了。如果一定要排个前后,那么野战派的势力断然占优势,其次是导弹派,最后是反弹道导弹导弹派。
    野战派的总代表格列奇科同前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不同,马利诺夫斯基是远东部队出身的,而格列奇科是以阻止西德军国主义复活为第一目的的所谓“德国派”。
    他一当上国防部长,就首先任命扎哈罗夫元帅为总参谋长,任命雅库鲍夫斯基为华沙条约组织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这样就把军部的核心牢牢地握在“德国派”手里了。在这里可以看到格列奇科国防部长主张积极干预捷克,驱逐杜布切克的背景。
    此外,戈尔什科夫元帅率领的苏联海军的跃进也是很明显的。苏联从古巴事件和中东战争吸取了教训,把以沿岸为中心的海军战略改为海洋战略了。
    实际上,苏联海军名副其实,是次于美国,保持着世界第二位的海军,夸耀着彼得大帝以来的黄金时代,据说是最忠实于克里姆林宫的世界战略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