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基洛夫和中国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9-01-30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三日发表题为《基洛夫和中国营》的文章,摘要如下:
    一九一八年春,包其三的中国营在弗拉基高加索成立时,营政委是叶夫根尼·叶林涅夫斯基。叶林涅夫斯基在营里的时间很短,不久就被调到格鲁吉亚去了。
    这时候,另一位政委却常到中国营里来,战士们管他叫“大政委”,这个人就是谢,米·基洛夫。中国营的营旗,就是由他授给的,授旗后他还讲了话。
    那一年的五月,基洛夫还和中国营的战士一块庆祝了劳动节。中国营的战士,都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亲切地把基洛夫叫做“老基同志”。而且常常说:“老基同志又英明又朴实,只有真正的伟人才能够这样。”
    根据曾参加过中国营的人的回忆,那一年,他们还照中国人的习惯,共同庆祝过端阳节。在他们庆祝端阳节时,基洛夫没有来。战士们问包其三:“为什么老基同志不来?”包其三说:“他到莫斯科去了。去见列宁,有要紧事。”
    那时候,更严酷的战斗的日子已经迫近,可是弗拉基高加索的红军武器却十分缺乏,弹药的情形还要严重。
    基洛夫到莫斯科去,就是为了解决武器问题。
    那时候,捷列克河流域(格鲁吉亚一带)的情况显著地恶化了,敌人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弗拉基高加索和中央的联系几乎中断了。敌人正在准备摧毁弗拉基高加索这个被他们目为“布尔什维克传染病的温床”。
    谣言到处流传,都说红军盼望援兵,但没有盼到;莫斯科所给的武器也没有运到。事实上,捷列克苏维埃的革命武力也实在不多。在这有限的部队中,中国营已成为主要的兵力。
    在这样的时候,包其三又显出了他的机智,他对捷列克的军事委员布迪林说:“如果能让白匪觉得我们中国营的人数比实际多十倍,那就好了。”
    对方表示:好倒是好,但怎能做到呢?
    包其三便详细谈论了他的想法,布迪林终于说:“你可是一个多智多谋的营长啊!”
    原来,包其三认为:“这儿的人还不大认识我们,并且人们觉得,中国人都长得一个样儿,因此,我们的士兵可能很容易骗过敌人。”他的计划是:乘夜把一部分战士运到军用列车上,到了黎明时分,就在沿线各地行驶。他叫战士们坐在火车的踏板上,或者拥塞在车厢门口,有些甚至坐到车顶去。这样就给沿线的人造成一个印象,以为整列火车都满载着中国战士,连车厢都装不下,所以不得不挤到外面来。直到夜深,军用列车才又驶回弗拉基高加索,静静地返回营房。于是一夜之间,市面上均纷纷传言:调到城里来的中国战士,已增加到成万人了!这个方法,果然叫白匪发生了错觉,使城里渐渐安定了下来。
    是年冬,高加索的红军,终于还是受到了邓尼金的钳形夹攻,供应来源被切断了。他们不能不在冰天雪地之中,通过大草原,向阿斯特拉罕进军。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他们到达了一个大村庄。包其三走在队伍前头,精神振奋地朝村里前进。
    就在村口的井旁,战士们看见了一辆破旧不堪的带篷汽车。有一个人就站在这辆汽车之上,他:个子不高,长着宽阔的额头和严峻的、意志坚强的下颏,乌黑的眼睛奕奕有神,而且充满鼓舞的力量。这时候,他凝视着渐渐走近的中国战士,他在迎接着这支已经衣衫破烂但仍保持着军人精神的队伍……
    这个人是谁?原来就是基洛夫!
    消息一传开,战士们都兴奋起来。“老基!老基!”的欢呼声,立时爆发出来了!
    基洛夫也笑了!他打了一个手势,叫大家站住。然后从汽车上下来,紧紧地拥抱包其三。战士们也一拥而上,争着和基洛夫握手,同时又“老基!老基!”的激动地欢呼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