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本《国际贸易》月刊发表文章说:中国科技发展成功地上独创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9-01-29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二十四日摘要译载日本《国际贸易》月刊发表武吉次郎的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访问中国的日本技术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对中国技术水平的飞跃发展和中国工人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到惊异,对于新中国从此有了新的认识。
    例如百余年来各国炼钢的不易法则,是从高炉、平炉或转炉冶炼普通钢,再冶炼成各种合金钢,但是中国的钢铁工人却打破这个法则,在十年前就从铁矿中直接冶炼成耐腐性极高的普通低合金钢。过去刘少奇和他的代理人认为这样作法是荒谬的,他们一直采取压制的态度。到一九六五年,只炼成不过几种普通合金钢。但是文化大革命起来后,钢铁工人遵照毛主席自力更生的教导,敢于大胆创造,在两年之内将低合金钢的新品种增加了十倍以上,产量增加了二十倍,品质也在提高。用普通低合金钢制造的“解放牌”大卡车,在载重量和车身自重的比例上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用于制造大型氨肥厂设备,总重量减少到三分之一。中国现在已将各种普通低合金钢用于制造远洋货轮、铁道车辆、南京长江大桥和高压容器等许多重要工业方面。
    在西方许多工业国家,一向将普通钢和合金钢制订一定的搭配比例,并认为是不变的法则,但是中国从实践中打破了这些洋框框,在各项工业中大胆使用耐用耐蚀的低合金钢。在世界炼钢史上,中国的普通低合金钢已经创造出一个新的分野,他们成功地走上了独创的道路。
    毛主席早在三十年前当延安地区被日军和国民党军严密封锁的时候就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所以自力更生的方针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根深蒂固的观念。毛主席认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只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能够解决一切困难。川行于日中航线的一万吨货轮“东风号”、合成苯、人工蛋白质胰岛素以至中国的氢弹,不可否认的都是从自力更生出发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中国强调“自力更生”,并非排除一切外国的东西,更不是“自我关门”,而是反对完全模仿外国,强调根据本国条件大胆创造。
    去年国庆节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七○○米,比武汉大桥长四倍。在建桥技术上中国就大胆创新地应用了外国建桥资料中从未有过的技术。这些新技术许多都是普通工人、技术员、年青工程师共同创造的。他们按照毛泽东思想,对一种事物不能只看“物”,而是要看“人”,只要人的思想革命化,就能克服“物”的不利条件,创造出奇迹。
    又如北京第三轧钢厂的工人,为了试轧一种尖端产品——极薄的带钢,曾经遭受厂内走资派的多方压制,但是年青的工人在文化大革命中,遵照毛主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导,就利用厂内原有的压延机等设备,改进了轧钢机的油压装置,不仅轧制成功了极薄的带钢,而且在某些性能方面,超过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日本一些技术人员曾在中国参观过程中看到不少建国初期,从苏联输入的设备,被中国工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动了许多大“手术”。这些苏联机械既笨又大,效率低,价钱贵,经过中国工人动手术后才能使用。例如上海机床厂中一部苏联制精密磨床的油压装置箱,原重四十五公斤,笨重不便,经中国工人改装后,只重十四公斤,零件从四十种减为十种,效率比原来好得多。我们碰到厂中工人出身的工程师,他为我们作了生动而有说服力的解释。上海机床厂工人出身的技术员就有六百人。
    在上海第一钢铁厂,工人用六个月的时间,试制成适合中国电机工业用的硅素钢板。这种产品过去由该厂专家多人在实验室中长时期的设计都没有制成。
    甚至被认为新型的日本制造的维尼龙工厂在中国技术革新运动中,被革新的技术项目达四十项,其中八项超过国际水平。经过“手术”后的维尼龙厂产量大大提高,某些工序缩短三分之一,这一成功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原料,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