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载文《封闭后的苏伊士运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8-07-26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六月三十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转载如下:
    自从去年六月以色列发动对阿联的进攻,因而使苏伊士运河宣告封闭以来,时间已一年过去了。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重要国际通路之一。这个航道的停顿,无疑地会给予世界航运以重大影响,也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带来种种困难。这里说的就是已经发生的困难与影响。
    苏伊士运河一开辟,使英国到远东的航程,比绕道好望角,缩短了百分之三十;英国到印度的航程缩短了百分之四十。一些地中海国家,例如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由于海上交通取道苏伊士运河,使它们到沿红海、波斯湾国家的航程,缩短了三分之二,甚至可以缩短五分之四。在一九六六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海轮载货总重量,达到二亿四千二百万吨,占全世界海轮运货总量的百分之十五。其中石油运载量为一亿七千六百万吨,占全世界海轮运载石油总量的五分之一。
    苏伊士运河一封闭,国际航轮海运市场马上发生巨大变化。海轮干货运费上涨了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油轮运费也告剧涨。以英国至波斯湾这条主要航线的石油运费为例,在去年四、五月间原来每吨石油的运费为十八至二十先令,到了六月底,激增到每吨运费一百五十先令,增涨率达到八倍多。
    海上轮运公司股票价格也告猛涨。
    在美、英、西德、荷兰及其他西方大国,油价在短期内由涨价百分之五十,迅速谈到百分之一百。
    当然,与中东有关的石油公司由于苏伊士运河停闭,需要多负担石油的运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一些石油财阀,除了拥有油产可以加价出售之外,还拥有庞大的运油船队,外面运费的涨价,对他们没有影响。油价越涨,他们的收入也越多。
    有消息说,就是这些石油财阀在幕后策动以色列在去年发动侵阿战争的。
    由于苏伊士运河停闭而真正受到损失的,乃是一些待发展国家。这些国家中间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数目微不足道的轮船,在需要船只时,只好使用可兑换货币向资本主义国家租船。
    印度和巴基斯坦因运河停顿,在经济上受到很大损失。在一九六六年,印度同欧洲、地中海国家进行的贸易,占它的国外贸易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印度向西欧输出的铁矿石,每一吨的运费涨了五至九美元,而铁矿石本身的值价,每一吨不过七美元。
    阿联的损失当然很大。在一九六六年,阿联可以从苏伊士运河获得美元二亿二千五百万元的收益,此款可以抵销阿联人口货总值的四分之一。
    英国的损失,据威尔逊自称,运河停顿一天,英国蒙受的损失约为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元美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