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乌羊毛工会总书记要求议会批准同苏联的通商条约主张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贸易以冲破美国的关税壁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8-08-26

    【本刊讯】乌拉圭“人民报”6月23日刊载乌拉圭羊毛工人联合会总书记皮萨诺的文章,要求议会批准同苏联通商航海条约和支付协定,认为这个条约是面临危机的乌拉圭的巨大出路。文章摘要如下:
    整个乌拉圭都依靠于大约四千万公斤剩余羊毛的贸易和皮革及肉类等的贸易。
    美国和旧大陆的国家所遇到的尖锐的危机,对乌拉圭非常不利。乌拉圭每年都要为推销它的农牧业产品而经常提心吊胆。
    如果说仅仅是羊毛出口就占乌拉圭出口总值的51%左右,那末,乌拉圭经济生活的基础正是纺织品的生产和贸易。
    问题不仅仅是羊毛生产国家为推销它们可供出口的产品而进行了世界性斗争,而是在于美国对拉丁美洲不发达国家的原料出口所竖起的关税壁垒。仅仅是羊毛一项每一磅的贸易价值就要抽25%的关税,也就是说,如果在欧洲十公斤羊毛值三十比索,那末在美国仅仅值十五比索。
    在这个大陆上,如果说羊毛还是按照世界市场的价格来定牌价的,那末它的需求却因为缺少购买它所需的美元而受到限制。我们将卖出一半的羊毛。如果不进行羊毛交易,我们在不到三个月的期间内再一次剪羊毛时,至少要剩下一半,我们就要有成千吨的皮革没有销路。
    因此,马上选择推销我们的羊毛、皮革和肉类的措施就具有决定意义。如果议会不批准1956年8月11日政府国务会议所通过的同苏联的通商航海条约和支付协定,那末就没有其他的道路可走。
    这个通商条约对乌拉圭有无可怀疑的优越性,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成交数量,而且在于它可以把美元换算成可以兑换的英镑或任何其他适宜的货币。
    这就是说,乌拉圭可以弥补它在其他市场上超支的四百万美元,三个月之后就可以消除剩余产品。
    苏联同乌拉圭的通商条约的特点在于它是双边的同时又是多边的条约,这就大大便利了乌拉圭的贸易交流。但是,如果这还算少的话,苏联还表示,只要乌拉圭购买它一百万比索的货物,苏联就向乌拉圭购买六百万比索的货物。
    这样做的结果对乌拉圭就有无比的优越性,因为它可以输出它可供出口的货物,并且同时购买发展乌拉圭工业所需要的原料、机器、工具和产品。仅仅是苏联出卖原油一项,每年就会给乌拉圭积蓄不少于四千万美元的款项。
    在危机、停滞和生活费上涨的情况下,这个通商条约是乌拉圭的巨大出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