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评述:《中国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7-11-25

    【共同社东京二十三日电】共同社特派记者北京二十三日电:二十三日发表了《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编辑部的文章《中国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文章总结了农业问题上毛泽东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刘少奇、邓小平集团的路线相对抗的斗争,指责刘、邓路线一贯阻挠农业集体化,采取尊重富农的政策。
    这可以说就是在农业问题上对资产阶级当权派的正式宣判书。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今后使文化革命发展到进入农闲期的中国农村,展开大批判,提供学习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文章第一次正式指责以前批判得比较少的邓小平是“一贯和中国赫鲁晓夫狼狈为奸,反对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派”。
    文章认为刘、邓自从建国以来就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采取了在中国农村中使资本主义复辟的赫鲁晓夫式政策。
    这些论点在文化革命的过程中已经一再提出过,并不是特意提出来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农村的文化革命采取了特别慎重的态度。
    通过去年十二月的《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今年一月的《关于保卫四清运动成果的通知》、二月的《给全国农村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各级干部的信》、三月的《关于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在春耕期间不要夺权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农村集中力量促进生产,因为农村问题已经按照毛主席六五年制定的二十三条和根据二十三条进行的四清运动基本上得到正确处理,所以没有必要陡然引起夺权斗争的风波。据说由于这个措施的成效,所以今年得到了大丰收。现在选择即将进入农闲的时期,发表了这篇文章,作为今冬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学习文件,进行普遍学习,它将成为使“文化革命的胜利”在农村中巩固下来的武器。
    这篇文章还透露,刘少奇对这些农业问题,还不认错,也不作检查。文章还强调邓小平在关键的时刻三次附和刘少奇的论调,积极地参加了反毛活动。这是第一次对邓小平进行这样系统的正式指责。文章提到前党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并用了“大叛徒”这样的形容词。这说明对刘少奇派的人物将逐步加强指名的批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