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苏刊承认:乌兹别克许多农场大量亏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7-10-28

    【本刊讯】苏联《乌兹别克共产党人》第六期刊登一篇题为《国营农场生产发展的重要阶段》,摘要如下:
    乌兹别克现在有二百九十七个国营农场,其中产棉花的一百一十个,产粮食的十八个,产水果、葡萄和水果葡萄的四十六个、产蔬菜—奶类的十八个,产奶类、肉类和肉奶类的二十四个,产卡拉库尔羊的五十八个。在全共和国农业生产中,由国营农场生产的籽棉占百分之二十四,粮食占一半以上,土豆占三分之一,浆果、水果和葡萄占百分之二十一,羊毛占百分之四十六,肉类占百分之三十一以上。
    现在,我们共和国已经有三个国营农场改行完全的经济核算了,它们是“萨瓦伊”和“哈扎尔巴格”产棉国营农场和“克尼梅赫”卡拉库尔羊国营农场。今年,预计还有七家国营农场改行完全的经济核算。
    今年,只有优秀的国营农场和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改行了新的经营体制。其余一些农业企业还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首先,是从根本上改进生产指标和自己经营活动的结果。
    我们共和国还有许多国营农场的生产效率很低,水土资源、技术设备资源和劳动力未能很好地利用。例如,一九六六年在六十九家国营农场中,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低于每公顷二十公担,有三十二家国营农场甚至低于十五公担。乌兹别克共和国农业部的二百二十个国营农场中,有七十一个在一九六六年年终是亏本的,亏损一千三百万卢布。很明显,这种指标国营农场是不能收支相抵的。计算表明,为了在全面经济核算条件下发挥正常的职能,须要把盈利率的水平保持在不少于百分之三十到三十五。而为了保持这样的盈利率,农场应当从每公顷得到二十三公担到二十五公担的棉花,有效地利用机械化工具,各生产环节实行节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