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象牙海岸报纸报道:苏修特务披着“记者”外衣在非洲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7-09-28

    【本刊讯】象牙海岸报纸《黑非洲进步之友》七月十二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迄今,十一个名义上是驻非洲记者,而实际上是苏联从事间谍活动的老牌特务——而且首先从事这一工作的苏联家伙已被从我们大陆的不同国家驱逐出去。
    但是,这个“对我们抱着好意”的大国并没有放弃这种活动。这些人又被派到别的地方去“活动”了。除了他们之外,苏联在非洲还拥有人数众多的特务,这些人以新闻工作作幌子,竭力交结朋友……于是颠覆用的情报就直接到了苏联的秘密情报机构那里。
    采用的都是惯用的方法。当一个非洲国家希望建立或同这个国家恢复外交关系时,一位苏联“记者”就会正常地去访问。他走遍整个首都,同官方人士、党的领袖、工会或青年运动的领导人和大学生进行接触。他谈论友谊,建议发展相互关系,加深接触,在明眼人看来,不可避免的是,他与其说是一位记者,不如说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特务。重新在金沙萨立脚
    几个月以前,《真理报》的伊戈尔·贝利亚耶夫就是这样在金沙萨立脚的:他为恢复苏联和刚果的外交关系设置了路标。
    贝利亚耶夫比蒙博托将军所设想的更精通刚果的问题。在这位“记者”主持塔斯社驻开罗分社的工作时,他作为同叛乱分子进行接触的人物是干涉刚果事务的专家。在一九六三年和一九六四年,他热情地支持缪勒尔。当时他曾完全非正式地进行过一次访问: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他作为缪勒尔的客人曾前往克韦卢缪勒尔的
    “总部”。
    贝利亚耶夫离开了金沙萨。他在布拉柴维尔的“塔斯社同事”谢雷布里扬尼科夫将完成已经进行的任务:同蒙博托的刚果恢复外交关系。谢雷布里扬尼科夫只需要过几次河,就可以立脚了。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前,他就来到布拉柴维尔试探情况。
    从那以后,谢雷布里扬尼科夫得到了他的苏联新闻社的同伙格雷戈里的协助。这两个人竭力开展同刚果记者的接触和在布拉柴维尔的政治界施加影响。西非就是他的活动范围
    一九六一年至一九六二年,舒图尔诺夫作为苏联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在几内亚开始活动。去年八月,他又作为《今日亚非》的记者回来的。他的总部设在达喀尔,但他活动的范围是周围各邻国。他非常了解西非,“这块地方”是归他管的。一些政府曾注意到,他的”好奇心”使他在禁区拍摄照片,而他的“积极性”则使他收集了绝密的新闻。新的通讯社;苏联新闻社
    塔斯社、《真理报》、《消息报》等名字,对此,甚至没有才干的非洲政界人士也不抱任何幻想。因此,苏联为我们各国搞了一个被介绍成是“独立的”通讯社:苏联新闻社。
    经过了解,这个新闻社暴露出它只不过是一个遮挡苏联人的真正活动的屏风,这项活动是:收集一切有用的情报、纠集骨干分子,有朝一日制造出一个至少有利于共产主义的政权——其办法是或者通过合法手段,或者通过颠覆——并使之能生存下去。
    然而,苏联新闻社不断地重申,它是一个旨在“促进和加强国际谅解、信任和友谊的”非政府的机构。尽管它的许多成员在非洲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它仍然这样说。
    然而,这个组织派往非洲的任何成员,都是特务部门的“骨干”。例如,在罗马被登记为“○○七号”特务的弗拉吉米尔·布利诺夫,他十分忙于向索马里报纸提供阐述克里姆林宫的论点和策略的“新闻”。塔斯社随后就作为索马里报纸的态度加以转载和播发。在突尼斯过于引人注意奥列格·博古谢维奇是在一九六二年八月来到苏联新闻社突尼斯分社的。他在今年一月回苏联去了,他的助手尤里·恰普林由于引人注目地过问各个学生组织受到人们的注意。这个笨蛋比他的主子早两个月回苏联了,而他的主子本人在事情开始不妙时也走了。
    他的接替人康·马斯洛夫发现“干新闻工作”相当容易,但是干秘密工作就不容易了。苏联新闻社毫不犹豫地把恰普林派回去,让马斯洛夫熟悉情况。
    使我们想同苏联实行人道的和解的,就是它的制度的某些变化,这种变化自斯大林逝世以来就不断加强。柯西金“同志”似乎意识到危险,意识到暴力办法的无用。
    象牙海岸所抱的希望正是这样,目前,“先遣人员”正在准备在阿比让开设苏联大使馆。(本刊注:文中小标题是原有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