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伊拉克共和国基本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8-07-29

(编者按: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伊拉克共和国的一般情况,本刊发表这篇资料,仅供读者参考。)
    伊拉克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的北面。东邻伊朗,北接土耳其,西面是叙利亚和约旦,南面是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东南有一个海口通波斯湾。这个国家的面积为444,442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沙漠。据1957年调查,人口为6,538,000人,其中阿拉伯人约占79%,库尔德人16%,波斯人3%,土耳其人2%。
    伊拉克的经济特点是:外国袭断资本控制了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全部石油资源;封建势力控制农村,土地所有权高度集中;民族工业极其微弱并得不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达到非常尖锐的程度。(一)伊拉克的石油工业
    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完全为美英垄断资本所控制,原来以英国投资最多,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势力逐年增加。
    伊拉克石油蕴藏量极为丰富。据1957年年底的材料,伊拉克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为33.5亿吨。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总储量10%以上,占中东14%以上,仅次于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美国、伊朗,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五位。
    伊拉克石油资源几乎完全被伊拉克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摩苏尔和巴士拉公司)所垄断。1925年伊拉克石油公司取得了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这三家公司租借面积约占伊拉克领土的99.5%,租借期限各为75年,都要到下世纪才满期。公司股份的分配如下:英国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新泽西及纽约美孚合组的开发公司和法国石油公司各占23.75%,石油资本家古尔米克安个人占5%。
    自1951年伊朗发生石油国有化运动后,帝国主义对伊拉克石油更加紧了掠夺。1951年伊拉克石油年产量仅为820万吨,到了1955年就已达3,365万吨,居中东第三位,世界第七位。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后,由于油管被炸,产量下降到3,131万吨,但仍居中东第三位,1958年产量又上升。按现在的开采量计算,伊拉克的石油再过六十年便将被劫夺一空!
    由于开采成本低廉和对石油工人的残酷剥削,石油公司所获利润是惊人的。伊拉克石油公司资本为二亿五千万美元,1955年的利润是四亿六千万美元,利润率达180%!为了加紧掠夺和降低运输费,石油公司又修建了几条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目前使用的有三条,一条终点在叙利亚的巴尼亚斯,另两条在黎巴嫩的的黎波里。1955年从油管所获得的利润就达六千万美元。
    虽然垄断资本获得巨额利润,但付给伊拉克政府的石油税却很少。过去每开采一吨石油仅付给伊拉克政府四先令。由于石油国有化运动的高涨,英美垄断资本被迫不得不于1952年2月3日签订新石油协定,把石油税增加为公司利润的50%。但由于伊拉克政府根本无权过问公司的时政,因此实际所得还不到35%。
    石油税在伊拉克经济生活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占国民收入的,占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但这笔款项中大部分又为帝国主义战略目的而服务。例如石油税中几乎70%用于建设水陆飞机场、山地战略公路、营房等。1957年伊拉克政府预算中有40%用于军队和警察,用于社会事业的仅占2%,教育8.5%,卫生7.5%,经济建设0.7%。因此属于伊拉克人民的石油资源却成为人民的严重的灾难。(二)伊拉克的
    农业和土地情况
    伊拉克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全人口的
    以上,农业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土地高度集中,例如王储伊拉在库尔德地区就占地40万麦沙尔(一麦沙尔等于3.73市亩),从二万到一百万麦沙尔的大地主有104个。
    伊拉克的可耕地共约25,500,000麦沙尔。50%以上的土地集中在地主和部落酋长手里,40%属于国家和寺院,四百多万农业人口只占有土地10%。根据伊拉克官方统计,土地集中情况如下:表格见原版面
    从上表可以看出土地高度集中的严重性。而另一方面,农民中有90%以上没有土地,他们只得充当雇农或佃农。耕种方法极为始,1955—56年小麦亩产量平均仅77斤。在分成制下,农民最多只获得四分之一的收成。
    大枣是伊拉克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输出量占世界第一位,其次是大麦和小麦。农产品出口完全由英国的安德烈威尔运输公司和其它英国公司所垄断,此外伊拉克的畜牧业在中东国家中是比较发达的。羊毛、牲口和皮革兽皮三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5%以上。伊拉克的对外输出主要是农产品和畜产品,输入品为棉织品、机器、钢铁等工业制成品。1956年输入总值比输出大8倍多。主要贸易对象为英美,其次是西德。(三)伊拉克的民族工业
    伊拉克民族工业极其微弱。据1958年中东年鉴载全部工业和手工业共22,460个单位,而总资本仅15,658,000伊拉克第纳尔(一第纳尔=一英镑),工人总数共90,291人。工厂规模很小,雇用10个工人以下的工厂共有21,733个单位,10—20人的工厂共433个单位,20人以上的只有294个单位,其中较大的有四个水泥厂,几个纺织厂。伊拉克市场上充满了外国货物(例如1955年输入共计9,700万镑,英美货物就占一半),民族工业得不到发展。因此民族资本便用来购买田产、承包政府的工程建设和投资商业,甚至存入银行冻结起来。从1943—1952年民族工业总投资只有440万第纳尔。(四)伊拉克人民的生活
    在垄断资本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下,伊拉克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中。
    农民生活极端贫困。他们除支地租外,还要交送礼费、招待费、脚费、仓库费、保安费、水费、种籽费等,因此农民实际所得只占收成的四分之一。1952年一个农民在冬季收入约为93第纳尔,除交苛捐杂税和偿还债务外,实际只得36第纳尔。农村中高利贷盛行。农民生病得不到治疗,婴儿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三百,文盲占92%。除经济掠夺外,大部分封建主对农民有生杀子夺之权,并将农民武装成为自己的军队。农民只得离乡背井流入城市谋生。近年来巴格达人口已超过100万,其中22%是由乡村流入的。1945一1954年10年中共有13万人流入波斯湾各小国谋生。
    农村破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又增加了城市的失业队伍。一百二十五万工业人口(工人及家属)过着贫困的生活。据伊拉克官方统计,在巴格达租住简陋房子的工人家庭,每年平均需要费用146.2第纳尔,租住普通房子的,每年需237.1第纳尔,而伊拉克工人每年的平均工资不过46第纳尔。1957年伊拉克的食品价格比1939年上涨700%,而工人工资只增加了300%。伊拉克石油公司共雇14,000多工人,他们每天工作12—14小时,而工资仅为墨西哥石油工人的五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