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殖民主义统治下的新几内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7-03-30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三月二十日刊登一篇茂风写的文章,题为《航行到新几内亚》,全文转载如下:
    年前在新几内亚至澳洲航线航行了一个时期,眼见新几内亚确是一个富饶美丽、物产丰盛的地方,但当地人民长期在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今天仍然过着贫困而又落后的日子。
    新几内亚位在南太平洋,是南太平洋群岛一个较大的海岛,西部是印尼的西伊里安。因为地近赤道,天气炎热非常,白天气候常达华氏一百度。我们的船停泊在那里的时候,全船走廊的栏杆都热得烫手,因此上至船主,下至水手,都希望快点装卸好货物,开航出海去吹吹海凤。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里是德国的殖民地,战后由联合国托澳洲代管。
    “莫尔斯比”是新几内亚的首府,也是新几内亚最大的海港,我们的船就常到这个港口装载货物。码头的设备也过得去,可以同时靠上三、四艘六、七千吨的货船。
    到码头来作搬运工人的都是“美拉尼西亚”族黑人。他们个子不高,同亚洲人差不多,头发是黑而卷曲的,但不像非洲人头发曲成那样的小圈圈,低坦的鼻梁下配着一个大而不高的鼻子,口唇红而宽厚,牙齿因为常吃槟榔,已经变成红色了。每个人都没有上衣,下身只围着一块褪色的红布,虽然在这样的大热天下,也是光着脚行走。本来他们的皮肤已是黑色的,长期在太阳蒸晒下,更见黑得有点发亮了。
    每天早晨,几部满载黑人的卡车开到码头来,车子都没有坐位,他们都挤挤迫迫的站在车子里,在一个或两个白人工头的叱喝底下,开始一天差不多十二小时的劳苦工作。中午他们只得半个小时的休息,由于工作太累,虽然只得半小时,也抓紧时间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船旁、卡车下,躺在地上睡一个午觉。
    我很注意的看他们的饭食,但是不论早晚,他们把带来的椰子割开,喝些椰水,吃些椰肉,有时吃些香蕉,这样便算一餐了。偶然,在船上讨到一些隔宿硬面包、烂蕃茄与薯仔,这些便算是上好的食品,有时还向船员们讨点旧衣服。
    他们所得工资,一天最多是两司令三便士澳币(约港币一元四角五仙),少的只有一司令三便士(约港币八角)。但是他们如果要搭一次公共汽车,或是看一场电影就得拿六便士(半司令)来,占了他们工资三分之一有多。
    当船靠在码头的时候,一些黑人便划着木舟到船旁,兜售当地盛产的水果——椰子和香蕉。这些东西都很便宜,一大把的香蕉,只需六便士便可买到。从船向岸上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椰树和香蕉树。如果你有时间,有本领,可到山上去自由采摘,不用给钱。因为这些树都是天然生长的,所以椰子干除了是当地人民的重要口粮外,还是重要的出口货物,殖民主义者贱价收买的物品。
    因为他们都生活在海边,所以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精于游泳。我们的船每次到“莫尔斯比”时,总有一些休闲自在的绅士乘客,站在高高的船旁上,一个又一个地把便士抛入海去,让一些黑人的孩子潜到水中去拾取。当孩子把便士拾起从水中钻出来的时候,引得绅士们一阵哈哈大笑。有时,我真为这些孩子担心,因为我们有些船员几次在船旁钓过半人高的鲨鱼。
    离开码头不远的地方,就是“莫尔斯比”港的市街,这里有邮局、银行、商店以及只准白人进入的酒吧和戏院,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洋房,隐藏在经过人工培植的热带翠绿的乔本中;这是白种人的住宅区。
    有一次,我们一群人到黑人居住的地方。由码头乘公共车走半小时方抵达,原来黑人住的木棚子,几根柱把屋支撑着,离开地面一公尺半之多,上面盖的是一些蕉叶。污浊的泥沟随处皆是,孩子们就在这些地方跑来跑去。有不少孩子瘦瘦的躯体上,却长着一个大肚子。我不禁想起我们家乡人民在解放前常患的“血吸虫病”。但是,在这破烂了的棚子中,却有一间甚为美观的洋房式的建筑物,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所教堂。教堂门口的一块木板上,还有英文写着一些句子,我不懂英文,也许就是在香港教堂常看到的一句话“信耶稣得永生”吧。离开新几内亚一年多了,新几内亚黑人生活又有什么改变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