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苏冶金工业生产情况混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7-01-31

    【本刊讯】苏联《文学报》去年十一月十五日刊登叶夫根尼亚·盖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钢和“空气”》,摘要如下:
    大家知道,西伯利亚冶金厂是正在建造的企业。因此,众所周知的一些基本建设的不正常状态也传到这里来了。由于金属和劳力不足,设计图纸的耽搁,以及诸如此类的原因,西伯利亚的一些项目,通常都不能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所指定的期限内开工。可是给这些项目规定的产品生产计划是不管这些项目的实际建筑情况的。结果,车间还没有建成,就已经是一身的债务了。一号高炉和“250—2”小型轧钢机就是这样。在莫斯科,在黑色冶金工业部,大家热烈谈论着在西伯利亚的所见所闻。我叙述了关于连续轧钢用的焊接机器和其他设计得很聪明的机器的情况。这些机器在轧钢车间开始使用,但是用了半年就搁到一边不用了。
    我在部里也谈到一些年轻的专家,他们在离开工厂的时候说:“我不是到这里来当‘消防队员’的……。”我一面说,一面看到一个人意味深长地笑着。原来,是一位市办冶金厂的工程师。他们的工厂和西伯利亚的情况一样,甚至更坏,迟迟才生产出来的大型“六○○”机床比西伯利亚的小型机床更复杂,然而还在出世之前,这个机床就欠下一笔金属债!
    后来我才知道,误期生产“250—4”轧钢机的克里沃罗日耶冶金厂、耶纳基耶沃工厂和其他所有工厂的情况一样,年年发生。
    阻碍建筑人员按期完工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是多种多样的,靠当地的方法是无法消除的。的确,在黑色冶金业的新工地上,三个季度以来,投资只完成计划百分之七十五,建筑安装工程只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八十八。“欠债”的项目到处都有,不仅西伯利亚有,而且切列波维次、车里雅宾斯克、日丹诺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也有。设计者和供应者归结为组织混乱,而正在建设的工厂的厂长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往往是不实际的。
    为了补偿开工项目的债务,工厂向现有车间增添计划。老实说,那怕能完成“总产值”也行。但是,这意味着,所提供的将不是答应了的和写在消费者计划里的那种产品。第二,这样的竞赛,迫使生产者降低要求,生产的钢较差,型钢较粗较厚,不顾目前在国民经济中能否合理利用。随后就这样把成吨的多余金属“付之东流”,例如,生产出的发动机很快就坏了,造成一些品种的金属长期积压在仓库里。
    消费厂在没有收到金属时通常怎么办呢?据生产者自己的说法,它们就“制造空气”。这句话可没有幽默的语调。
    没有得到金属但是不能不完成计划的机器制造厂,就用工厂现有的剩余材料制造任何一种产品,以求完成总产值,也就是说,用什么“追赶”都行。这就是所说的“空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