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驻莫斯科记者报道:苏联青少年受修正主义严重毒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12-30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自十二月十六日起连续刊登了该报记者森本从莫斯科发的一篇通讯,标题是:《苏联的现代青年》。摘要如下:
    红卫兵在中国震动了老一代。而在革命的前辈苏联,年青一代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战后经历了二十一年,斯大林去世后业已十三年。苏联社会已经发生变化。二十六岁以下的人已占苏联人口的一半。对于不久即将迎来一九六七年的这新一代人说来,姑且不谈十月革命,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斯大林时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充其量也不过是遥远的往事而已。这些往事只不过是在历史教科书里占上几页,或者成为影片的一个镜头。“尽情地玩啊,尽情地玩”
    一位母亲哀叹说:“我有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她只强调‘有权’去参加跳舞会,上戏院,去听音乐会。一点也不帮我做家务。她同朋友们一道骂老师,也不考虑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家庭经济状况而一味想升学。我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情。”
    一位老师忧心忡忡地说道:“现在教育年轻人的,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家庭,而是报纸和电影。如果你批评穿短裙,那他就反驳说‘老师恐怕没有看过这种电影吧’。他们在胡乱扭动身体时一见老师来了就逃之夭夭。”这种情况照搬到日本似乎也是适用的。这种哀鸣对任何地方的母亲和老师说来都是共同的。《共青团真理报》和《真理报》登载了有关这些情况的报道。并且引起了反响。期望得到小的幸福
    “你十年以后的生活设想是什么?”
    明年行将毕业的莫斯科大学理学部学生M君回答说:“对于这个问题嘛,我希望得到二等或三等公寓,只要一个小孩。每月收入三百卢布。恐怕还无法买一辆小轿车。”据说,他期望尽量继续在大专学院搞研究。他在回答关于人生的目的这个问题时说:“想好好搞研究,以便稍微有点名声,哪怕是小名声也可以。”我同他共进晚餐,谈得很痛快。他畅谈自己仅有的一点愿望,丝毫没有从他嘴里听到什么为了国家和为了共产主义之类的话。
    据苏联新闻社调查,占苏联青年百分之六十三点七的人回答说,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足。对于“你想得到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是:希望得到知识的占十一点九,希望得到幸福的占十一点三,喜欢亲友的占百分之十点九,渴望和平的占百分之六,希望有小轿车和汽艇的占百分之五点一。
    而且,关于幸福的含义,也有很多人说是建立“幸福的家庭”和“私生活顺利”。对前途的向往是五光十色的
    “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
    某铁道大学的学生即刻答道:“是列宁。”
    “那末,其次受你尊敬的人是谁呢?”他想来想去发牢骚说:“妈妈。”
    根据舆论调查,青年中百分之九十八的人认为列宁是当代的伟大人物。实际上,他们还没有发现有人能够填补列宁和妈妈之间的真空。
    如果谈及自己的前途这样一个切身问题,那他们就被吸引得眼花缭乱。据在新西伯利亚州中学最高年级所进行的调查,希望升学的人占百分之八十,实际能够升学的人约占一半。通往大学的道路决不是平坦的。这是因为,大学是令人神往的,而且是直接成为杰出人物的阶梯。使人叹息的情况同日本相似。
    无论中学毕业后就业的人或者希望升学的人,都厌恶农业,选择工业的比率也是意外的低,确切地说,“清闲的职业”好象是最受欢迎的。恋爱结婚的新风潮
    漫步在莫斯科繁华街头上的、云集在西餐厅的年青人都带着漂亮的女朋友。最近逐渐出现了一种倾向,结婚年龄越来越小,一部分青年十七岁就同居。据说,莫斯科大学学生在毕业之前结婚的,占百分之六十乃至七十。
    在这种气氛下,使那些“老实人”感到担心的问题是,离婚率很高(以莫斯科来说,结婚率与离婚率之比是三比一)。有人对青年人的“草率结婚”提出了批评。
    一部分苏联青年在恋爱结婚问题上已经出现了相当猛烈的“现代风潮”。(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