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美国作家笔下的约翰逊的狡猾嘴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10-28

    【本刊讯】美《星期六晚邮报》九月二十四日,发表斯图尔特·艾尔索普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一九六六年总统的面容》。摘要如下:
    总统有一种很深的、本能地反对承担义务或受到约束的心理。他坚持“保留选择的余地”,不论所涉及的问题是吃什么东西还是下一步在越南战争怎样办。
    总统不到最后一刻是不肯作决定的,他常常弄得不得不突然作出决定,这样也就更使人们认为他是一个轻率的、容易冲动的人了。其实,恰恰相反。一个得克萨斯的朋友说,“他正象一头老山狗那样小心谨慎。老山狗总是抬起鼻子向风吹过来的那边嗅嗅,走几步闻闻地上的足迹,又抬起鼻子来嗅嗅。”
    总统象山狗一样的小心谨慎和害怕承担义务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他进行越南战争的做法看来是那么神秘。他时常似乎是说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一回事。譬如在一九六五年三月,总统采取了派美国战斗部队到越南去这一不可挽回的步骤。白宫接连三个月一直坚持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代表团“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在几个月之内,在那里的美国士兵和陆战队就增加到二十多万人了。因此,总统似乎是用“小手小脚”的办法一步步把美国拖入亚洲的一场地面战争。其实,约翰逊想要欺骗的不是美国而是他自己。从美国第一排战斗部队在岘港附近掘壕据守的那一天开始,美国就陷在那里脱不开身了。总统决不是个傻瓜,他很懂得这一点。但是由于他的怕受约束的心理,他甚至不敢对自己承认这一点。
    总统另外的一个主要特性是,他有一种要想管人和控制局势的迫切心理。这种心理可以说明为什么白宫的工作人员几乎通通都换光了。这么多人纷纷逃离白宫,原因自然是很多的。但是几乎对每个人说来,总统对他手下的人的那种极特别的态度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他说的哪怕是最不重要的话也是法律。他能对他的下属采取的确是十分粗暴的态度。他的一个助理说:“他能对一些小事情——关门关重了、汽车来得晚了一些、一张备忘录的纸弄皱了——大发脾气”。
    有许多人坚决相信,约翰逊这个“善于耍手腕的人”和“高明的政客”,是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戚情的;他的爱国主义不过是他戴上的许多假面具之一。还有许多人深信,总统在试图对付他的第二个最可怕的问题——国内的种族危机的时候,他也是一个戴假面具的人,一个伪君子。
    有一天总统也许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采取严厉措施来控制黑人隔离区的抢劫和纵火事件。到那一天,白人的自由派人士以及黑人的领导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不过是现出了原形,他本来就是一个南方的反动派,是第二个西蒙·利格里(西蒙·利格里是《汤姆叔叔的小木屋》一书中残酷贩卖黑人的人贩子——本刊注)。他的权力太大,太明显,他又是那么拼命地使用这种权力,使得许多人本能地害怕他。害怕和讨厌总是连结在一起的,讨厌林登·约翰逊的情绪现在无疑是广泛存在,这肯定是一个原因,也许还是一个主要原因。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