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挪共《自由报》谈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8-28

    【本刊讯】挪共《自由报》刊登记者兰迪·赫德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就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想到的》,摘要如下:
    西方报纸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和中国对反社会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的清算嗤之以鼻,它们在这方面打错了算盘,因之对什么都是咬牙切齿。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上了当,竟然相信了许多幼稚的神话和许多错误的理论。其中最错误和最幼稚的说法之一,我认为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发生阶级斗争激化的情况。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是不能靠口头说说或靠几条学说取消掉的。阶级斗争还将存在,尽管它的形式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真的,在整个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影响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消灭以前,(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将存在。中国人说这不仅是一、二十年,而是几个世代的问题,他们也许是对的。
    毛泽东说,新文化同旧文化之间的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目前进行的正是这一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西方把这歪曲为中国要弃绝中国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这种说法没有丝毫根据。社会主义不能满足于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遗留下来的衣钵这在文化领域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文化领域尤其需要如此。社会主义国家如要保持政权和巩固胜利,它还必须创建社会主义的文化。
    当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的时候,百分之八十的中国人都是文盲。革命的主要目的之一因而必然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就拿文学来说,数亿刚刚摆脱文盲状态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文学呢?他们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扎根于他们自己的革命现实,他们能够理解的文学。因而在革命的现阶段,也许中国文学的绝大部分必须具有通俗的和英雄主义的特点。西方的知识分子可能会瞧不起它。但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刚开始享受到文化福利和文化宝藏的中国的农民、工人和士兵是不管这一套的。人民的创造性正是这样才能逐步得到发挥。试问,西方以高价购买的多彩的中国艺术品,其中大部分不正是由贫困的,民间的无名艺术家创造的吗?总有一天社会主义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将使帝王时代的一切暗然失色。
    这是一个长期的、困难的过程,甚至肯定也是激烈的过程。为什么要否认这一点呢?哪里有反动的资产阶级旧思想出现,人民的革命警觉性就将使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将它连根铲除。
    这一警觉性是保证革命不出轨或停滞,而是不断地向最后胜利迈进的主要条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