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著作是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8-27

    【本刊讯】西德《另一种报》七月七日登载汉斯·哈尔通写的一篇书评,题为《毛的军事政治著作》,摘要如下:
    毛泽东在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八年所写的三篇著作(这三篇著作包括在罗沃尔特手册里)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有高度的现实意义。人们在这三篇文章里不仅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的军事见解,而且,这些著作总的来说是实践中的辩证思想的一个光辉的典范。这些著作不是从理论上来阐述唯物辩证法(毛在另一个地方已经作了这种阐述),而是根据实际的分析非常杰出地显示了这个辩证法,以致于可以同整卷整卷的纯理论性著作相媲美。在这里绝不是只想到一个方面,而是想到许多方面;绝没有在不顾及一事物同他事物的关系的情况下来考察这一事物。毛绝不是没有理论的实际家,或者是没有实际的理论家。他的思维一向是具体的,而绝不是狭隘的教条;他的思维总是触及到事物之间广泛的关联、、联系和相互关系,达到看不见的深度和难以发现的高度。所以这些著作即使对于那些不关心军事战略或者不很关心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在毛泽东的思想中,军事战略问题是政治的一部分,这些问题是一定社会状况、经济、历史等的表现。建立这种多种关系正是辩证法的任务。这种多种关系的建立使毛(泽东)发现了胜利的道路,使他坚信,实现这条道路是完全可能的。实际上许多迹象看来是表明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是不能取得胜利的,他们在几年的时间内只是一支小小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并且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报道他们的“彻底失败”。然而辩证法思想却从弱小中看到强大,从目前的失败中看到未来的胜利。毛泽东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所得出的看法是多么光辉灿烂,他说,“敌人虽强,但是小国,中国虽弱,但是大国。”他提出了强者可以变弱者,弱者可以变强者——以正确的态度为前提
    ——的证据。他说:“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日本的失败势必产生于其战争的帝国主义性:“我们的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中日两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战争。在我们的敌人方面,首先,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国主义,它已处于退步时代……”毛泽东的军事战略建筑在对社会历史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同政治战略密不可分,它只是政治战略的表现。毛泽东胜过资产阶级军事战略家的地方也就在此,他们或多或少是作为头脑狭隘的专家来思考问题的。
    前面已经说过,毛泽东思想不仅富有教育意义,而且具有最大的现实意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进入了世界政治舞台,是因为中美矛盾越来越占着支配地位,是因为有这么一场毛泽东关于游击战争的学说得到运用的越南战争。所以这本手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在越南发生的事情,更好地理解中美冲突和中苏冲突。塞巴斯蒂安·哈夫纳为这本手册写了一篇详细的序言性随笔。哈夫纳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奇才”,是“天才”,他写道:“他的伟大的军事发现可以与物理学上核能的发现相提并论,另外,这个军事发现在时间上几乎同原子能的物理发现相一致。人们发现,在一直被人所忽视的原子微观世界里蕴藏着能量,这些能量可以游离出来,超过万有引力和电磁的‘常规’能量几百万倍,这个发现同毛泽东的发现十分相似,毛泽东发现,在一直被人所忽视的村庄和农民群众的微观世界里蕴藏着比专门化军队的‘常规’军事世界里更大的战争能量……,他发现,迄今为止一直无所成就的和一直被人所忽视的‘小战争’,即‘游击战’或‘农民自发起义’,如果充分开展起来,那末就不能被任何常规大战争所战胜。”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