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墨西哥的世外桃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04-30

    【俄罗斯《消息报》4月4日文章】题:金钱无法衡量一切(作者因纳·瓦西里科娃)
    距墨西哥首都西北方350公里处有一座小村叫萨库阿利潘,100年以来,这里一直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经济试验。
    有一点不容置疑:这里的3000个村民中,没有谁拜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也没有谁研习过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或当代货币学家的经济学说。但这些普通的墨西哥农民却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一个难题:在绝对贫困的条件下如何生存。
    这些农民决定: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代替货币流通。就这样,这座偏僻的村庄成了易货贸易中心。传统的市场流通公式“商品一货币一商品”在这里不复存在,村民都直接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换取生活必需品。
    每周六日两天萨库阿利潘的中心街道都成为村中最大的交易市场。当地农民在临时搭起的柜台上摆满自家收获的蔬菜、水果、鸡蛋等五花八门的货物。来自邻村和附近城市的商贩则带来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必需品,与其他村民交换。
    任何人都没有规定硬性的交换标准及规则。市场依照自己的规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普埃布拉州30岁的妇女埃尔南德斯·梅西亚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每周末都要来萨库阿利潘,用她家祖传手艺制造的陶器交换蔬菜或其他食品。她说:“每个人在这里都能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换需要的东西。钱在这里派不上用场,它毫无意义。我家祖祖辈辈都制陶。但在目前经济危机的条件下,很难卖掉陶器。所以,我们每周都要到萨库阿利潘来交换食物。”
    53岁的农民加西亚自己种南瓜、西葫芦和茄子,用这些蔬菜换取肉、乳酪和面包。他能用5个南瓜换12个玉米饼、一点儿奶酪和一块很好的猪肉。
    现已58岁的马塔莫罗斯是11口人的大家庭的主妇,她从16岁起开始以物易物。她父亲留给她一个作坊,可以生产像宽檐帽、平底鞋、皮包、皮带这样的皮制品,但生意不好。她谈到这种独特的易货方式时说:“开始以物易物后,起码我们吃饭不成问题了。我们全家都鼓足了劲儿,每周都能把全部必需品准备齐全,而且不用花一个子儿。”
    40岁的冈萨雷斯以卖木炭为生。由于生意不景气,他便把木炭运到萨库阿利潘的集市上,离开时,他用卡车运走了蔬菜、水果、蜂蜜……可以说他是当地最大的“货主”,因为他换的货物装了几卡车。
    以物易物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思维。对萨库阿利潘的人来说,金钱不再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当地一位85岁的老妪说:“我们在困难中尽力互相帮忙,而不是靠别人的不幸发财。”虽然年事已高,这位老妇每周仍带着自己的草药去集市,她要给自己19个孙子换回小礼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