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怎样纪念二战结束 美日态度截然不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2-28

    【美国《新闻周刊》2月13日一期文章】题:二战的幽灵
    许多美国人反对史密森氏学会纪念广岛原子弹爆炸50周年的计划。参加过二战的老战士说该博物馆有关原子弹袭击的展览“太消极”。他们要求对展览作出修改:增加日军偷袭珍珠港及日军在二战中暴行的内容,不提冷战和军备竞赛,去掉“爆心投影点”死者或正在死亡中挣扎者的图像。
    上周,史密森氏学会主任迈克尔海曼说,这些意见迫使他取消了展览中大多数有争议的内容,只留下了当年投掷原子弹的B—29飞机的机身。
    由此看来,在50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不能正视那朵蘑菇云,恰如日本不能检讨它自己的战争罪行一样。当老战士指望授勋时,海曼说,“在纪念广岛事件50周年时,对它进行分析是错误的”。也许,利用史密森氏航空航天博物馆作全面总结的建议本身就是错误的。
    日本纪念馆与史密森氏学会引起的争论暴露了美日两国纪念那场战争的方式的巨大差距。广岛的日本纪念馆基本上回避了它的侵略者角色,而是强调史密森氏博物馆没有展出的东西:被原子弹爆炸烧焦的受害者的可怕形象。广岛市长平冈敬要求与史密森氏博物馆交换展品。他在上周说,其意图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让美国人看看原子弹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村山首相称史密森氏博物馆取消展览中原子弹爆炸的内容“伤害了日本人民的感情,令人遗憾”。
    日本正视它的战争罪行是个很缓慢的过程。而在美国,至少直到最近为止,几乎没有人想到要承认美国本身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需要正视的事实。
    《广岛事件在美国》一书的作者利夫顿说,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极其可怕的伤亡难以符合“我们认为美国是个得体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法西斯的伟大胜利的自我感觉”。所以美国人编造了关于原子弹爆炸的“官方口径”:向广岛投掷原子弹是为了防止日本侵略、挽救千百万人的生命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手段,所以是“人道主义”行动。
    上个月,日本引人注目地想起它在二战问题上的短视。当威斯康辛集中营的幸存者聚集到那里悼念该集中营的受害者时,《马可·波罗》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中竟说:“根本就不存在纳粹毒气室。”文章一出来立即引起强烈的抗议。以色列大使提出抗议。大众汽车公司和卡特汽车公司撤消了在该杂志上广告。美国拉比亚伯拉罕合作社致信日本使馆说,“《马可·波罗》杂志大放厥词与美国否认投掷原子弹罪行何等相似”。出版《马可·波罗》杂志的公司在这些反应的压力下,不得不永久停止发行该杂志,以示悔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