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叙以谈判一波三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7-31

    【本报大马士革7月22日电】(记者王根宝)中东问题分析家们认为,克里斯托弗这次中东之行的重点虽然是旨在打破叙以谈判的僵局,在两国之间进行穿梭,调解双方关于归还1967年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叙利亚领土戈兰高地问题上的分歧,然而,克氏原先就没有指望这一次中东之行能够全部解开叙以之间的疙瘩,因为“叙以之间的分歧太大了,弥补双方之间的裂痕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不懈的努力”。克氏一再声明美国将帮助有关各方,继续为推动和谈作更大的努力。
    观察家们认为,叙以之间在归还戈兰高地问题上虽然仍有极大差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叙以谈判无进展。不妨回顾一下今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日内瓦会晤以来叙以双方所作出的姿态和新的言论。今年1月,阿萨德总统首先明确表示,叙利亚遵照“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如果以色列全部撤出被占领土,叙利亚准备同以色列建立全面和平。
    今年3月,叙利亚首次同意接待以色列的阿拉伯人代表团,率团的是一位著名的以色列议会的议员。今年4月,拉宾声明准备拆除被占领土的移民点,包括被占领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内的移民点。今年5月以色列总理府、国防部和外交部成立专门机构,研究归还戈兰高地的各种方案,为叙以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铺路。今年7月,即克里斯托弗新的一轮中东穿梭访问前夕,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在得到拉宾总理默许的情况下公开发表声明“,戈兰高地的主权属于叙利亚”。在此期间,美国国务卿今年5月份以及这次7月份两次中东之行为沟通叙以双方的观点作出了新的努力,以致于克氏在会晤阿萨德总统后发表谈话说,他同阿萨德总统的会谈“是有价值的,实质性的,对各方都是十分有益的”。这一切都表明,叙以之间现在已经进入了“间接的,实质性的会谈”,而不是像在华盛顿谈判时那样讨论程序性的问题,或者双方为摸对方的底牌而作“文字游戏”,仅仅讨论“和平概念”此类问题。叙以会谈实际上正在缓步向前发展,并没有停止不前。然而,叙以和谈却是一波三折,叙以之间存有实质性分歧,这些分歧主要是:1、谈判级别与形式以色列认为马德里和会模式已成为历史。巴以、约以都已走上单独和谈的形式,叙以也应当效仿,进行单独会谈,即叙以面对面谈判,不需要中间人。而且事到如今,谈判级别应当提高,只有决策人直接面对面会谈才能使会谈取得突破。如果不能实现以色列总理拉宾与阿萨德总统会谈,至少应当是两国外长间的直接谈判。为了节省经费,节约时间,谈判地点可改在中东地区,免得劳民伤财,每次不远万里从中东去美国。叙利亚则认为,现在不能抛弃马德里会议模式,提高级别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只同意在华盛顿进行阿以谈判。2、戈兰高地撤军以色列主张分阶段撤出戈兰高地。基于戈兰高地居高临下,对于以色列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以色列的安全,以色列主张双方设立非军事区。由于叙利亚地大,非军事区的叙利亚一侧应更多地向内地延伸。以色列还提出,以色列开始从戈兰撤军起,叙利亚必须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相互承认,并同意美国军队进驻戈兰高地的制高点以及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
    叙利亚则要求以色列承诺从戈兰高地全部撤军,在此基础上叙利亚可以讨论那些有助于和平进程取得进展的步骤。关于驻军问题,叙利亚主张联合国部队进驻戈兰高地某些战略点,美国军队可以成为联合国部队的一部分。3、美国的作用以色列认为,马德里和会召开以来,巴以、约以谈判已经取得了进展,叙以也应开始直接会谈,今后叙以也应在中东地区会晤,不用回到华盛顿。而叙利亚坚持要美国更有效地发挥“全面伙伴”和“公正调解人”作用,不要只当叙以领导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叙期望美国向以色列施加压力,敦促以色列遵循“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观察家们注意到,巴以开始在开罗就实施加沙—杰里科有限自治协议第二阶段进行的谈判,以及侯赛因国王本月25日在华盛顿同拉宾总理的会晤对叙以会谈客观上是有影响的。叙利亚目前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色列、美国、西欧各国、埃及以及海湾合作委员会6个成员国。但是,叙利亚一再重申,叙欢迎美国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作的努力,但决不放弃一寸领土,坚决要求以色列撤回到1967年中东战争之前的边界,全部撤出戈兰高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